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9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极坐标系下的艾里应力函数法,求解出在集中力作用下水平岩层中各应力分量。山体对其下伏岩层可作为分布载荷,对集中力作用下水平岩层中各应力分量积分,便求得山体对下伏水平岩层的附加应力。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当由外载引起的附加应力小于由重力引起的静止侧压力的20%时,则可以不考虑外载的影响,这样便导出了地形对自重应力影响深度所满足的函数关系式。此外,本文举例说明了如何求得地形对水平均质各向同性水平岩层的自重应力场的影响深度。  相似文献   
2.
在二维剖面上,抗滑桩两侧岩土体规模及形态差异导致桩两侧静止侧压力的合力不等,且合力作用点也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这直接影响作用于抗滑桩上的弯矩与剪力。滑体在重力作用下存在整体滑动及侧向膨胀两种效应:当滑动面倾角较小时,侧向膨胀效应占优势,抗滑桩的设计荷载应依据桩两侧静止侧压力合力之差;当滑动面倾角较大时,滑动效应占主导地位,抗滑桩的设计荷载可根据各种条分法来确定。此外,通过有限单元法算例说明数值计算方法是求解静止侧压力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
抗滑桩与周围岩土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岩土工程有限单元法研究了抗滑桩与周围岩土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抗滑桩与围岩间相互作用力呈非线性分布.侧向膨胀力是由抗滑桩抑制围岩在重力作用下的侧向应变而产生,弹性模量对侧向膨胀力的非线性分布有重要影响.将抗滑桩锚固段某侧压应力对锚固段顶点的弯矩等效变成均匀分布力产生的弯矩,此均匀分布力为等效锚固力.等效锚固力与均布推力呈正比,比例系数随锚固比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龙游牛场古地下洞室群岩柱的长期抗拉强度反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龙游县上畈村附近的牛场有一处由2个洞室组成的古地下洞室群。现场调查发现,在其中1号洞的岩柱1上出现了一条竖直的张开裂缝。据分析,这是上覆岩层对该岩柱施加过大荷载的结果,这一发现为本文研究岩体长期抗拉强度提供了条件。作者即以根据牛场古地下洞室群1号洞内岩柱1的拉裂现象为研究对象,根据最大拉应力论来反演岩体的长期抗拉强度。这不仅对长期强度研究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古工程保护方面也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碎裂岩系岩芯采取率低及保形困难的原因分析,对传统双管单动钻具进行了挡水、岩芯拦档、钻头等构建的改良。运用改进后的钻具在碎裂岩系地层中进行试验,提出了合理的钻探工艺参数。通过将改进后的钻具及钻探工艺运用于实际工程中,从岩芯采取率及保形效果上证实了该钻探取芯技术是可行并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大庆地区湿陷性黑土的野外特征及成分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南部地区分布着一种结构松散、成分复杂、对水分极度敏感的工程性质极差的地质材料——黑土。结合室内试验研究,得出该种土具有粘性小、CaCO3含量少、有机质多、碱性大的物质组成特点及特殊的粒状架空结构。由于它兼有湿陷性土、有机质土、碱土和分散土等诸多特殊土的劣质特性,因而使这种黑土具有比一般湿陷性黄土更差的工程性质。综合对比,将其定名为湿陷性黑土。  相似文献   
7.
位于浙江黄岩的蟠龙洞是古人采石后遗留下来的一座大型地下洞室群,目前已被开发为锦绣黄岩旅游区。实地量测表明,洞室群中的3号洞高达64.3m,是世界上目前已知大型古地下工程的最高者。作者对该古地下工程数百年不倒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发现了诸多蕴藏于其中的古代朴素科学思想和高超技术。  相似文献   
8.
衬垫中污染物的运移分析一般采用确定性方法。为了研究渗透系数变异性对污染物运移的影响,基于土层剖面随机场理论,将渗透系数模拟成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空间随机场,利用Monte-Carlo和数值积分两种方法进行分析。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衬垫渗透系数的空间变异性对污染物运移有重要影响。变异系数较大时,衬垫失效概率在前期较大而后期较小,但衬垫底部出现高浓度(相对浓度0.9~1.0)的几率也较高。衬垫的可靠性要综合考虑渗透系数的变异性和渗透系数数值范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浙江龙游牛场古地下洞室群1号洞顶板长期抗拉强度估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牛场古地下洞室群1号洞顶板的拉裂现象,利用Ansys 建立与牛场古地下洞室群初始及边界条件相符的模型,通过FLAC-3D计算获得拉裂缝所在单元垂直裂缝方向的拉应力范围,即0.037~0.469 MPa。由于顶板拉裂缝是经过长期变形而产生的,结合材料力学第一强度理论,该范围可以作为牛场古地下洞室群1号洞顶板围岩的长期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