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山西省沁水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出露规模可观,但对其沉积学、地球化学和古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却很少。笔者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沁水盆地西缘寒武系进行了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寒武系碳酸盐岩主要包括张夏组和崮山组灰岩及三山子组下部白云岩,属浅海台地相沉积,可分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礁滩3种沉积相类型。自生元素(CaO、MgO)与陆源元素(SiO2、Al2O3和Fe2O3)变化范围较大,垂向上有2次升降旋回,反映沉积环境比较动荡;K2O含量较高,Na2O和Sr含量较低;ΣREE+Y总量较高,变化范围较广,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Ce和Eu呈弱负异常,标准化曲线呈略微左倾—平坦型,符合正常海相沉积的特点;δ13C值在-1.96‰~0.41‰之间,为低负值到低正值,总体先升高后降低,δ18O在-9.96‰~-5.33‰之间,总体自下而上呈阶梯状上升。相关地球化学参数指示研究区主要为海相咸水沉积,古海水温度属温暖的亚热带气候环境下的海水温度,总体上由暖到热再转冷,古气候经历了由相对潮湿—相对干热—相对潮湿的转变过程,古水深发生浅—深—浅的变化,古海平面出现了1次大规模的升降。古环境各要素间耦合关系较好,并对沉积相类型具有一定的制约关系。上述成果对沁水盆地及邻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研究和油气勘探,乃至对华北克拉通寒武纪古环境、古生物和古生态演化史的重建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