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闵朝龙 《云南地质》2006,25(4):463-467
大姚六苴铜矿是砂岩型铜矿的典型矿床之一.全面分析了矿区地质勘探、地质科研成果,结合矿山生产和探矿实践,指出六苴矿床南部(深部)"小河-石门坎"是最佳找矿靶区,并预测了资源储量,对开展老矿山深部和近外围找矿以及矿山持续接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六苴铜矿是云南楚雄盆地重要的砂岩铜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晚白垩世,六苴铜矿区沉积环境从曲流河演化为氧化--咸化湖泊,形成了边滩、决口扇和水下扇等有利相带。成矿作用发生在成岩或埋藏阶段,在古新世元永井早期,马头山组下段(主含矿层)埋深至928m时,含矿热液向有利沉积相带运移,这个过程可能延长至元永井末期(56Ma),当时主含矿层埋深至3400m。进入始新世改造期,形成了一些细铜矿脉。  相似文献   
3.
六苴铜矿是楚雄盆地中重要的沉积-改造型矿床.它远离岩体,与岩浆热液关系可能不大,但与盆地的形成、演化和流体运移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成因类似于石油的成因(涂光炽,1983,1984,1987,1988),但物质来源(傅家谟,1983)和形成过程可能远比石油复杂.  相似文献   
4.
大姚六苴铜矿床小河-石门坎矿段地层地球化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姚六苴铜矿床是楚雄红色盆地中砂(页)岩型铜矿的典型代表.其中小河-石门坎矿段主要分布白垩系,矿体严格受地层控制.根据该矿段7个钻孔揭露的地质信息,总结了剖面上地层颜色的交替变化规律.通过对白垩系不同层位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阐述了浅色层、紫色层元素的变化特征,提出了具有矿化指示意义的元素组合为Cu-Hg-Ag-Sn-Zn-As-Sb-Mn,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