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质学   8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贵金属,目前多采用电热石墨炉作为原子化器进行工作。贵金属原子化时碳还原气氛的存在,可以获得较高的灵敏度。HGA—500型石墨炉电源设置有最大功率(0秒)升温(2000℃/秒)和≥1秒升温装置。当采用最大功率升温时(与1秒升温比),原子化时间可缩短、灵敏度有较大的提高,许多元素原子化温度可降低数百度,有的降低近千度。原子化时温度的降低和时间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界中,金主要以元素状态散布在岩石层中或砂矿中,金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为5×10~(-7)%。钯、铂往往以游离的元素状态存在,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少,其克拉克值分别为1×10~(-6)%,5×10~(-7)%。考虑到金的代表性,测试时往往需要取大样。岩石矿物中超痕量金、钯、铂的定量测试,一般都需要进行富集和分离,而后才能进行测定。 萃取富集分离法就目前来说优于其它技术,许多试剂被推荐为萃取剂。作者认为  相似文献   
3.
陈友祎  宋金明 《地球学报》1987,9(1):223-229
本文提出了用0.5mlN-正辛基苯胺-间二甲苯萃取测定岩石矿物中超痕量钯的电热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方法。对萃取剂的性能、萃取钯的条件,其它离子的干扰情况以及在HGA-500型石墨炉中测定钯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研究。样品用盐酸、过氧化氢分解后,溶液进行萃取,直接测定有机相。大量的其它离子不干扰测定,为钯的定量测试提供了简便、高灵敏的方法。灵敏度为5.5pg,可检测0.0001g/t的钯。对含钯量为0.002g/t的矿物重复溶样测定11次,其标准偏差为4.9%。  相似文献   
4.
采用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铬,要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必须使用富燃气火焰。在此火焰中,有许多元素干扰铬的测定。使用干扰抑制剂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其中以硫酸钠作为干扰抑制剂是比较理想的,可以克服几乎所有元素对铬的干扰作  相似文献   
5.
陈友祎 《岩矿测试》1991,(4):291-294
本文初步探讨了采用超声波使固体样与溶剂形成均匀的固体悬浮液,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岩石矿物中痕量Ag。对18个国家级标准样品中Ag进行了测试,结果吻合。对含Ag3.2μg/g的GSD-11 标样测定10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3.06%,方法特征量为1.9pg/0.0044A,测定下限可达0.1ng/ml。  相似文献   
6.
陈友祎 《岩矿测试》1985,(4):357-365
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贵金属,目前多采用电热石墨炉作为原子化器进行工作。贵金属原子化时碳还原气氛的存在,可以获得较高的灵敏度。HGA—500型石墨炉电源设置有最大功率(0秒)升温(2000℃/秒)和≥1秒升温装置。当采用最大功率升温时(与1秒升温比),原子化时间可缩短、灵敏度有较大的提高,许多元素原子化温度可降低数百度,有的降低近千度。原子化时温度的降低和时间的缩短,大大延长了石墨管的使用寿命。采用最大功率升温可以减少干扰。而采用1秒升温时,除AgAu≥2700℃时产生原子化温度平台外,其余六个铂族元素均不出现原子化温度平台,故为了获得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在实际测试时,采用最大功率升温为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铬,要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必须使用富燃气火焰。在此火焰中,有许多元素干扰铬的测定。使用干扰抑制剂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其中以硫酸钠作为干扰抑制剂是比较理想的,可以克服几乎所有元素对铬的干扰作用。文献中提到铁镁对铬的影响无法克服,而采用分离的办法进行铬的测定。作者经过试验认为,只要不引入氯化物,适当增加干扰抑制剂量,完全可以消除铁镁对铬测定的影响,并且对干扰现象进行了解释。此一问题的解决,免去了分离铁镁的手续,大大加快了分析速度。  相似文献   
8.
电热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岩石矿物中痕量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友祎  刘勇 《岩矿测试》1987,(2):116-120
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且分散性很强,它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为1.5×10~(-?)。钒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和新型材料的研制。在地质化探扫面工作中,要求测定岩石矿物中 痕量钒,为此,寻找一种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准确、快速简易操作的分析方法是分析化学领域中研究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