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质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常宁康家湾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本文通过矿石硫、铅同位素,含矿石英的氢、氧同位素,以及含矿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等综合研究,探讨康家湾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结果显示矿石的δ34SVCDT介于-2.71‰~-0.90‰之间,均值为-1.42‰,表明矿石中的硫主要来自深部岩浆,可能受到地壳物质混染。矿石铅同位素206Pb/204Pb介于18.227~18.573之间,均值为18.485;207Pb/204Pb介于15.661~15.695之间,均值为15.682;208Pb/204Pb介于38.673~38.964之间,均值为38.820;铅同位素组成比较均一,具有放射铅的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地壳,混有少量地幔物质。含矿石英中的δDSMOW介于-68.00‰~﹣60.00‰之间,均值为-64.00‰;δ18OH2O介于-7.25‰~-5.17‰之间,均值为-6.23‰;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显示,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混有大气降水。含矿方解石中的δC VPDB介于-0.50‰~0.30‰之间,均值为0‰;δ18OSMOW介于14.10‰~16.80‰之间,均值为14.40‰;含矿方解石中的碳、氧同位素与地层灰岩中的碳、氧同位素值大致相近,表明矿石中碳主要来源于晚古生代地层中的灰岩。以上研究表明,康家湾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混有少量地幔物质,混合作用可能是矿床形成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新县花岗岩岩基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定年,全岩元素地球化学、Sr-Nd-Pb-Hf同位素测试,研究探讨其成岩年龄、岩石成因、物质来源以及地球化学动力学背景。锆石U-Pb年龄为125.5±1.5Ma,属于早白垩世产物。全岩元素地球化学成分表现为高硅、富碱,贫镁、铁和钙,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Rb、K、Th、U)和Pb,亏损重稀土元素、高场强元素(Nb、Ta、Ti)和Sr、Ba。全岩同位素具有中等略偏高的Sr 初始比值(87Sr/86Sr)i=0.706949~0.707086;低的放射性Pb同位素组成[ (206Pb/204Pb)i=16.611~17.152,(207Pb/204Pb)i=15.304~15.432,(208Pb/204Pb)i=37.316~37.702]; 低的Nd初始比值(εNd(t)=-13.65~-13.51)和老的Nd模式年龄(TDM2=2.12~2.13Ga)。锆石原位Hf同位素具有较低的初始比值(εHf(t)=-22.92~-19.40)和老的Hf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2.39~2.61 Ga)。综合以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定年结果及Sr-Nd-Pb-Hf同位素组成,新县花岗岩岩基应属于分异的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是化学成分类似于扬子板块北缘新元古代TTG型岩浆岩的扬子下地壳在非加厚下地壳(深度小于35km)环境下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北秦岭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铜锌矿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铜锌矿床位于北秦岭造山带,隶属于洞街—白石尖—水洞岭多金属成矿带.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运用流体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依据流体包裹体特征和H-O-S-Pb同位素组成以及K/Ar年龄,探讨了矿床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主要以富液相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介于98~354℃之间,盐度介于0.1% ~ 19.99% NaCleq之间;激光拉曼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以H2O为主,含有少量CO2.H、O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水混合成因;矿石硫同位素δ34SV-CDT介于1.82‰~9.67‰之间,矿石铅同位素比值n(206Pb) /n(24pb)、n(207pb)/n(204pb)和n(208Pb)/n(204 Pb)分别介于17.341~17.930、15.490~ 15.573、37.266~37.960之间,具有变化范围窄,相对均一的特点,反映了成矿物质主要为幔源,由于成矿过程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可能混入部分地壳物质.黑云母和白云母K/Ar年龄分别为376.2±3.8 Ma和350.8±3.5 Ma,相当于晚古生代.以上研究表明,水洞岭铜锌矿床属于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床处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交汇部位,是二连浩特-东乌珠穆沁旗多金属成矿带中新发现 的一个中型铅锌矿床。矿区内与Pb-Zn矿化有关的花岗岩为隐伏岩体,LA-ICP-MS 锆石U-Pb 定年显示,花岗岩侵入时间为 (125±4.3)Ma,属于燕山期岩浆活动产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花岗岩具有高硅、高碱(大部分Na相似文献   
5.
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床处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交汇部位,是二连浩特-东乌旗多金属成矿带中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铅锌矿床.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通过流体包裹体,氢、氧、硫和铅同位素的研究,深入探讨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床形成机制.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均一温度介于195~408℃之间,均值为332.5℃;盐度介于1.40%~11.93% NaCleq.之间,均值为4.87%NaCleq.;流体密度介于0.609~0.890 g/cm3之间,均值为0.720 g/cm3;温度直方图显示,流体呈350~370℃和230~250℃两个峰值,其中230~250℃与成矿密切相关,350~370℃则代表成矿早期流体温度.流体形成压力约13.0MPa,推测深度约1.3 km.激光拉曼测试结果显示,成矿流体属H2O-NaCl体系,含有少量的CO2.H、O同位素研究显示,流体演化成矿主要为岩浆水和大气水混合作用;矿石硫、铅同位素组成具有变化范围窄、相对均一的特点(δ34S=4.0‰~6.1‰,206 Pb/204 Pb=18.311~18.467,207 Pb/254 Pb=15.590~15.636,208Pb/204 Pb=38.253~38.393),反映了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上述研究表明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属于浅成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6.
碑楼铜矿床矿化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58-385℃之间,均值为270℃;盐度介于2.74%-62.51%(NaCl)之间,均值为15.2%(NaCl);均一温度峰值分别为210-240℃和270-300℃,盐度峰值分别为5%-10%(NaCl)和55%-60%(NaCl)。成矿流体在250-380℃区间发生沸腾作用,分离出了富液相和富气相的中一高温低盐度的两相流体和含子晶的中一高温高盐度的三相流体;在250℃左右时,高盐度的三相流体基本消失,成矿流体逐渐均一成以富液相为主的中一低温低盐度流体。流体的气体组分主要是H2O,个别包裹体的气相中含有少量的CO2。矿化石英脉中的δ18OH2O介于1.26‰-7.24‰之间,均值为4.63‰;δD介于-89‰--69‰之间,均值为-76.67‰,表明碑楼铜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后期混入了大气降水。矿石矿物中黄铁矿的δ34S介于-2.8‰~-1.3‰之间,均值为-1.75‰;黄铜矿的δ34S介于1.02‰~2.12‰之间,均值为1.46‰。矿石矿物的206Pb/204Pb介于18.295-18.402之间,均值为18.349;207Pb/204Pb介于15.555-15.573之间,均值为15.564;208Pb/204Pb介于38.215-38.331之间,均值为38.273;说明矿石中的硫、铅可能主要来自于深源,后期受到上地壳物质和大气降水的混染。以上研究证明,碑楼铜矿床属于中一高温浅成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7.
湖南衡阳关帝庙花岗岩岩基形成时代及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湖南省衡阳市关帝庙花岗岩岩基的岩石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全岩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参照前人研究成果,探讨关帝庙花岗岩岩基的岩石地球化学性质、形成时代、物质来源以及形成机制。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23.4±1.9Ma。岩石以富硅、富碱、高钾钙碱性、准铝质,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富集,重稀土元素、高场强元素(Nb、Ta、Ti)和Ba、Sr等元素亏损为特征。全岩Sr-Nd-Pb同位素显示较高的Sr初始比值((87Sr/86 Sr)i=0.712005~0.713631),低的Nd初始比值(εNd(t)=-9.95~-9.59),老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1.78~1.81Ga)以及相对均一的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 Pb)i、(207 Pb/204 Pb)i和(208 Pb/204 Pb)i值分别介于18.161~18.316、15.686~15.743、38.622~38.772之间。印支晚期,华南地区处于造山阶段的后碰撞构造环境挤压峰期之后的伸展环境,应力减弱或挤压松弛体制之下,幔源基性岩浆底侵,诱发古元古界地壳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沿着断裂构造运移侵位,形成了关帝庙花岗岩岩基。  相似文献   
8.
大别山地区出露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是当今国际上研究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经典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Mo、Au、Ag、Pb和Zn等多金属成矿带,与东秦岭Mo多金属成矿带相连,构成了中国最大的钼矿省,已探明钼金属量约500万t。大银尖钼矿床是西大别地区近年来取得较大勘探进展的典型矿列之一,初步估算钼金属储量已达到中型矿床,目前正在进一步勘探中(邱顺才,2006;杨泽强,  相似文献   
9.
河南新县宝安寨钼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是世界上出露规模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带(董树文,2002),也是一条重要的钼多金属成矿带,带内分布有新发现的钼矿床十余处(郭铁朋,2007;邱顺才,2006;杨泽强,2007;2008),与东秦岭钼成矿带相连,构成了中国最大的钼矿省,现已探明钼金属资源储量约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区辉绿岩岩石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区的辉绿岩是隐伏岩体。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和钻孔岩芯观察基础上,运用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学方法,通过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铅同位素研究,探讨了辉绿岩岩石化学性质、形成构造环境及成岩物质来源。岩石化学研究表明,辉绿岩具有低硅、钛和高铁,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明显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亏损的特征,形成于俯冲火山弧构造环境,属于碱性辉绿岩。Pb同位素显示辉绿岩具有岛弧玄武岩特征,成岩物质来源于岩石圈地幔,侵位过程中可能混染了部分地壳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