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澍章  陈静渝 《矿物学报》1990,10(4):382-384
黑铋金矿产于广东封开蚀变花岗岩中,主要伴生矿物有自然金、自然铋、碲铋矿。该矿物的颜色为银白色,在反光镜下反射色为灰色带黄绿色色调,经能谱分析结果Au=65.28%,Bi=34.72%,计算分子式为Au_(1·995)Bi_(1·000),反射率测定为51.5(405mm),48.9(436nm),50.9(480nm)53.7(644nm),51.9(656nm),42.1(700nm)。对该矿物还作了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相似文献   
2.
天然水中金的浓度,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近百年。最初分析水中的金是1872年,由索斯塔特(Sonstadt,1872)在19世纪后期进行的;斯塔克(Stark,1943)所报导的海水中金的浓度范围为2—64ppb,认为海水中有足够的金,可负担德国战争费用的借款。1918年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开始分析河港湾的金,并发现金的浓度  相似文献   
3.
4.
棠甘山锰矿床属于典型的沉积-岩浆气液叠加型层控锰矿床。根据矿床产状、矿物组合、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质和气液包体特点表明,棠甘山锰矿是受岩浆气液叠加形成的一个新的层控锰矿类型。大部分成矿物质来自矿床本身,而少量成矿物质来自岩浆气液。  相似文献   
5.
硫碲铋铅金矿(Au Pb_2 Bi Te_2 S_3)是1991年国际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批准的一个新矿物,产于美国。我们于1986年在我国就发现了该矿物,产于河南省灵宝县桐沟金矿和出岔—乱石金矿。对其晶体形态、物理性质、化学成分、X射线分析等方面作为新矿物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但呈报国际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的时间晚于美国,而成为我国首次发现矿物。  相似文献   
6.
菱铁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碳酸盐矿物。它的晶体结构与菱镁矿、菱锰矿和方解石相同,属三方晶系,空间群为D_(3d)~6—R3。菱铁矿具有热液和沉积两种成因类型。它的化学组分除了FeCO_3以外,常含有一定量的MgCO_3和MnCO_3,形成广泛的多元类质同象置换。此外,还  相似文献   
7.
8.
硫碲铋铅金矿在我国的首次发现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澍章  陈静渝 《矿物学报》1994,14(3):241-246
硫碲铋铅金矿(AuPb2BiTe2S3)是1991年国际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CNMMNIMA)批准的新矿物,产于美国科罗拉多(Colorado)州的巴克霍恩(Buckhoun)矿山。我们于1986年发现了该矿物,但呈报CNMMNIMA晚于美国。我国的硫碲铋铅金矿产于河南灵宝出岔-乱石和桐沟两个石英脉型金矿。该矿物为柱板状晶体,粒径0.03~0.2mm,黑色,一组解理发育,金属光泽。显微硬度为64~129kg/mm2,(负荷10g),反射色为灰色,微带蓝色色调,非均质性明显,无内反射,以等能光源(SE)对R1和R2计算的颜色指数分别为:x0.323,y0.326,Y%42.69,λd480,Pe%0.04;和x0.326,y0.326,Y%43.70,λd476,Pe%0.03。电子探针分析结果为:CU0.02,Au16.96,Ph35.34,Bi15.93,Te20.79,S8.21。化学式为:Au1.03Ph2.04Bi0.91Te1.95S3.06,斜方晶系,a=0.41,b=1.25,c=0.95nm,V=0.487nm3。理论比重Dx=7.94。  相似文献   
9.
10.
对瑞典北部隆瑟勒(Langsele)火山成因硫化物矿床金矿物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块状矿石中金和银的富集与交切矿体的侵入变粒玄岩脉有关。变粒玄岩脉的侵位使贵金属与方铅矿以及pb—Sb硫盐一起活化迁移到断裂带和低压带。隆瑟勒矿床高含量汞(平均 250ppm),影响到金的矿物学,因此,金以Au-Ag汞齐、自然金以及罕见的方锑金矿(AuSb_2)产出。电子探针分析的结果,以及对三元汞齐和合成的Au-Ag-Hg系列在成分上的关系进行探讨,汞齐成分多数为Au_(0.45)Ag_(0.45)Hg_(0.10).此外,还发现与辉锑矿呈蠕虫状连生的自然金。这种连晶被解释为方锑金矿在低温下的分解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