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灌溉对景泰灌区年潜在蒸散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蒸散发互补相关原理,定量分析和预测了引黄灌溉发展对甘肃景泰灌区年潜在蒸散量的影响。景泰灌区从1972年开始引黄灌溉,年蒸发皿蒸发量和潜在蒸散量随着灌溉引水消耗的增大而减小,其中空气动力学项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潜在蒸散量的变化主要受到风速下降和相对湿度增大的影响,与引黄灌溉有密切关系。根据互补相关平流-干旱模型分析了年潜在蒸散量随灌区耗水量的变化规律,并在假定年降水量和年潜在蒸散量中辐射项保持多年平均值的情况下,预测了不同耗水量情景下的年潜在蒸散量。  相似文献   
2.
互补关系最初以陆面蒸发对大气蒸发能力的线性反馈作用为基础,指能量输入一定的情况下,陆面蒸发量与大气蒸发能力随陆面水分供应条件变化发生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互补"变化,基于互补关系能够利用常规气象数据进行实际蒸发量的估算.目前互补关系被拓展为描述陆面蒸发与大气蒸发能力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规律的一种本构关系,提出了3种广义非线性蒸发互补关系:韩松俊等的S型函数公式(2012年),Brutsaert的多项式公式(2015年)以及Crago和Szilagyi在多项式公式基础上提出的对自变量进行动态标度的方法(2016年).3种非线性互补关系采用不同的边界条件,对陆面水分条件的影响具有不同的处理思路,反映了对陆面蒸发与大气蒸发能力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不同认识.通过梳理广义非线性互补关系的发展历程和争论,分析争论背后认识和研究思路的差异,以期为蒸发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面蒸发在季节变化上相比净辐射等气象要素的相位延迟反映了水体储热对水面蒸发的影响,量化这一对气象要素波动的滞后响应对理解和估算深水水库(湖泊)蒸发非常重要。三峡水库等河道型深水水库的水位和面积具有显著周期性变动,使得其水面蒸发的响应模式更为复杂,而目前对其认识非常薄弱。本文利用2013年8月—2020年7月三峡水库巴东站水面蒸发场和陆面蒸发场的蒸发和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水面蒸发的季节变化及其年内滞后效应。结果表明:水面蒸发场蒸发量在年内的8和12月呈现双峰变化,与只有8月单峰值的陆面蒸发场蒸发量显著不同。水面蒸发场蒸发量相对净辐射、平均气温和水面温度分别存在4、3和2个月的滞后,而陆面蒸发场蒸发量相对滞后时间均在1个月以内;水面与陆面蒸发场相比,水温、蒸发量和水面与大气饱和差之间的滞后时间分别为1、3和4个月,而平均气温和净辐射之间不存在滞后。本文揭示出三峡水库巴东段水面蒸发年内滞后效应主要受到水库水温引起的水面与大气饱和差在季节上滞后的影响,需通过深入分析水温的时空变化来明确整个三峡水库的水面蒸发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