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5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韩长寿 《河南地质》2001,19(2):120-124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产于拆离断层附近陡倾斜破碎带中,矿体定位明显受控于拆离断层、文中分析了不同成矿阶段、围岩蚀变和含金破碎带产状变化对矿化富集的影响,根据矿化和主要蚀变类型的对称分布特点,认为拆离断层是金矿的直接导矿构造。  相似文献   
2.
枯桩杈断裂南北两侧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在矿体规模、矿化强度、矿物组合等 ,因受后期断裂破坏而存在明显不同。初步研究认为 ,这是矿床沿垂向变化特征的反映 ,是枯桩杈断裂在成矿后的活动造成的。该断裂以南矿体剥蚀程度较浅 ,向深部矿化增强的趋势明显 ,深部找矿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石盘沟金矿构造控矿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内矿体受拆离断层的控制而沿拆离断层分布 ,空间定位在其两侧 15 0~ 6 0 0 m的垂直距离内 ;NE- NNE向含金破碎带是金矿的主要容矿构造 ,其走向向 NNE偏转地段和陡倾斜处是矿体富集的有利部位 ;矿床在成矿后受到枯桩杈断裂的破坏 ,使其南北两侧矿体的地质特征有较大差异 ,北侧剥蚀严重 ,南侧深部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4.
韩长寿 《矿产与地质》2010,24(6):489-494
河南省境内北秦岭构造带在EW向存在明显的地质差异,主要表现在自W向E构造层次加深、岩石变质程度变深、矿产组合由复杂到单调。其形成原因主要有板块敛合时渐次碰撞因素、逆冲推覆构造运动的影响和后期断裂造成的地层升降作用。  相似文献   
5.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产于拆离断层附近陡倾斜破碎带中 ,矿体定位明显受控于拆离断层。文中分析了不同成矿阶段、围岩蚀变和含金破碎带产状变化对矿化富集的影响。根据矿化和主要蚀变类型的对称分布特点 ,认为拆离断层是金矿的直接导矿构造。  相似文献   
6.
韩长寿 《河南地质》2001,19(4):273-277
枯桩杈断裂南北两侧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在矿体规模,矿化强度,矿物组合等,因受后期断裂破坏而存在明显不同。初步研究认为,这是矿床沿垂向变化特征的反映,是枯桩杈断裂在成矿后的活动造成的。该断裂以南矿体剥蚀程度较浅,向深部矿化增强的趋势明显,深部找矿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舞阳铁矿深部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韩长寿 《矿产与地质》2010,24(2):150-154
舞阳地区的铁矿分布受太古代地层和发生在中生代的逆冲推覆构造的控制,大多数矿床产于F6断层和刘沟—陈厂断层之间的推覆岩片中。以往勘查工作对矿床底界未能有效控制,对其它岩片中的铁矿和磁异常研究程度不够。"铁山庙式"铁矿分布地区的深部和多个磁异常区,具有较好的深部找矿地质及地球物理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