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早二叠世沉积期发育大面积的砂岩,主要发育砂质碎屑流、浊流等重力流砂体。砂质碎屑流沉积以块状层理为主,单砂体厚度大,浊流沉积以粒序层理为主,砂泥互层频繁。通过陆相湖盆、野外露头剖面、岩心、测井等资料分析,结合重力流沉积背景下各成因砂体测井曲线形态、垂向的发育厚度、连续性及组合特征,确定了沙湾凹陷西斜坡受重力流形成机制、坡折带形态、坡折带古地貌和同沉积断裂的影响,重力流不呈经典的扇形。按形态可分为水道-湖底扇、扇形2大类。并从坡折带及平面形态和地震属性上进行了精细刻画。研究结果表明,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为沉积优势相带。砂质碎屑流沉积区虽是油气藏有利聚集分布带,但分布面积较广。进一步确定规模储层发育带,明确了“北河南扇”的沉积特征,为有利区的优选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伏龙泉断陷是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的次级构造单元,处在反转构造较为强烈的背斜带上。在研究区基本成藏条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伏龙泉断陷油气成藏规律及优势储层特征。伏龙泉断陷油气主要来自沙河子组和营城组的烃源岩;成藏期分为三期:泉头组—嫩江组沉积时期、嫩江组沉积末期构造运动时期、嫩江组沉积末期构造运动之后至现今。构造是控制伏龙泉断陷成藏的重要因素,断陷深部油气藏具有先成藏后致密、近源早成藏的特征,早期成藏的储层具有好的物性条件;浅部油气藏均为次生油气藏,成藏受嫩江组末期构造运动控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