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0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某工程环境复杂,在静压桩施工中采取了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和综合防范措施,保护了邻近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是在复杂环境场地进行静压桩施工的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2.
张志红  高治定 《水文》2000,20(3):15-17,58
黄河内蒙古河段冰期一般在冬季封河期和春季开河期0容易出现严重凌情,造成灾害。故良好的封河形势和开河形势是避免凌灾发生的重要条件,自1968年刘家峡水库运用以来,黄河内下河段凌情已大有缓解。但是,由于有峡水库距黄河内下河段较远。对河道凌情变化反应不够灵敏。因此,一些年份仍有较为严重的凌灾发生。在分析黄河内蒙古河段封、开河形势特点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海勃湾水库用于该段春季防凌调度的作用和能力,为黄河内  相似文献   
3.
1933年8月黄河中游洪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1933年8月上旬,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陕县间,发生了一次陕县站自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造成该次洪水的暴雨,面积广,强度大,雨区呈西南东北向分布,西自渭河上游,东至汾河上游,雨区还波及到黄河上游的庄浪河、大夏河和清水河等支流。  相似文献   
4.
水库防凌调度在冰凌洪水调度运用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红  张浩  高治定 《水文》2007,27(3):29-30,49
凌汛规律研究比较复杂,影响因素多,其突发性强,防治凌汛往往处于较为被动局面,常给沿河两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水库工程兴建后,为水库下游防凌减灾提供了条件。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寒冷地区水库工程的防凌调度研究基础上,提出凌汛期水库防凌调度原则及水库防凌调度运用方式,以便为寒冷地区水库防凌调度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雅砻江引水坝址年径流计算与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砻江引水入黄工程引水坝址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是确定引水工程规模的基本依据之一.按现有实测水文资料,经多途径综合分析比较,确定了规划阶段各引水坝址年径流量采用成果.据此,初步讨论了引水区气候变动和干早化趋势发展对年径流量计算成果及引水工程投资规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30个站的1965-2000年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的降水气候特征、降水过程特征和降水极值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20.5 mm,年降水量等值线呈东北-西南向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半干旱区和湿润地区年降水量的分界线在该区沿玉树-清水河-大武-河南-合作-临洮一线分布;降水过程大部分大于5 d,降水集中在3 d左右,过程降水量可分为纬向类和斜向类两种,斜向类占大多数,其中斜向类又可分为西北-东南向、东北-西南向两种,以西北-东南向的发生较多.降水中心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或中心变动不大,但范围先加大后减小.在所有降水过程中,一日最大雨量出现在壤塘的频率最高,其次为若尔盖和临洮;3 d最大降水量最频繁发生在临洮,其次为壤塘和若尔盖.18次过程降水极值分布与多年的年降水量大值区相对应.1965年、1984年、1992年过程降水偏弱,1981年、1989年、1999年过程降水偏强.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区与黄河上游降水过程的水汽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地区和黄河上游的可降水量、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和该区域的流场.结果表明:在5~9月间,该地区可降水量7月最大,其次为8月、6月、9月,最小为5月;水汽通量主要从南边界获得,北边界存在较稳定的强度不大的净收入,西边界不太稳定,会出现负收入.研究区域上空600 hPa水汽通量主要为辐合,风场散度对水汽通量散度的贡献最大;向研究区域输送的水汽在低层既有直接从孟加拉湾输入,又有从孟加拉湾经中南半岛北部绕过来的,而高层则基本从孟加拉湾直接输入.  相似文献   
8.
宋伟华  张志红  高治定 《水文》2011,31(6):63-66
冬季,我国北纬30°以北和青藏高原的江河上都存在不同程度冰情,有些江河还会发生较严重凌汛。在这些地区兴建水利水电工程及跨河建筑物,因改变了部分河道热力、动力及边界条件,不仅影响到河道防凌安全,而且往往对工程本身安全构成威胁。50年来,我国的工程凌汛研究工作,在吸取了国外凌汛研究经验基础上,结合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实践,进行了大量资料测验、科学试验及分析研究。通过总结以上研究成果,对工程影响下的3类冰凌洪水形成条件及主要特征量提出了较完整、科学且实用的分析计算方法,以期为兴建同类工程时的凌汛计算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不规则荷载面积下地基附加应力计算的一种近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不规划荷载区不,地基附加应力计算的近似方法。该方法使用简便,能达到所要求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根据河口镇至三门峡区间区域性暴雨时、空集中性和重复性,以及与三门峡(陕县)洪峰量级和洪水次数的密切对应关系,运用实测雨量资料,以及陕县万锦滩水尺志桩资料及该区间雨、水、灾情史料记载,建立了1770年~1989年河-三区间区域性暴雨等级指标系列。由分析可知,区域性暴雨与其它气象要素一样,有其自身演变规律,并存在107.5a,53.7a和13.4a等6个显著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