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从广西主要花岗岩为壳源型花岗岩的基本事实出发,根据本区花岗岩与围岩在宏观上存在负密度差,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常形成蚀变磁性壳的特点,以区域重磁场提供的信息为依据,认为广西有四条北东向展布、一条北西向展布的花岗岩带。各岩带由深部到浅部发育着不同层次(不同定位深度)、特征各异的岩体组合。即深部巨大的原地型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基带;中深部为半原地型花岗岩基;浅部为侵入花岗岩及高位置花岗岩体。它们综合反映出一个完整的花岗岩发育演化系列在不同发展阶段及不同地质构造背景所造成的定位特点。 广西花岗岩的空间展布和定位特点与地壳深部构造背景密切相关,主要花岗岩带大都沿地幔拗陷(浅层构造隆起带)发育;且深断裂带控制着花岗岩带的展布,并决定其侵位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广西区域岩石物性调查,给出了区域岩石的密度、磁性、电性特征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划分了密度界面,明确了磁性基底的客观存在,构思了岩石层序地球物理模型,提出了不同时代花岗岩的磁性变化特征,建立了隐伏在岗岩的重力低预测模式.在区域构造填图、隐伏花岗岩填图、小盆地油气田构造研究、固定矿产成矿带预测以及某些基础地质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二阶差分相路断面的基本思路;在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勘察广西某尾砂库隐伏岩溶、地下河项目中,引进二阶差分相路断面进行数据解释,获得了更丰富的地质信息,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4.
地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要素及其在区域化探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地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要素的新概念。对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要素进行分类和建立判别标志并分别命以定义。指出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推断解释中,以发掘各类特征要素的地质意义做为指导思路,达到获取更多地质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桥圩磁异常(桂C-59-3)的探讨为切入点,通过近年来开展的重力和CSAMT两种物探方法相互佐证和相互约束,进行了正、反演计算,推断的隐伏岩体界面深度与桥圩盆地地热资源勘探孔验证的结果较为一致,论证了重、磁、电综合物探手段在探测深部隐伏岩体中的方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