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国际大陆岩石围的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讨论会——笫三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于1937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市环柔县龙山宾馆召开。这次盛大的国际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学会同中国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发起并得到国际联合会岩石圈委员会、环太平洋能原与矿产资源委员会、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构造委员会、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新构造委员会的支持共同召开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供一个可以与岩石力学变形试验相比较的碳酸盐岩天然流变实例。根据对变形岩石的构造微貌、应变特征、微构造相的系统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流动变形期的环境参数分别是:温度为250°~450℃C;压力为200—400MPa;差异应力为60—90MPa;在剪切带内可达110MPa;低应变速率(10-13量级);(2)流变碳酸盐岩的典型组构是小圆环带的单斜对称型式。在剪切带内,可以无优选方位。岩石经受平面应变,略偏向拉伸应变,主压扁面与新生构造面理近于平行;(3)在中低温—中压,低应变速率的变形环境中,扩散作用是碳酸盐岩变形的重要机制之一。在强剪切带内,岩石进入第三蠕变阶段;(4)在褶叠层内部,应力、应变强度及应变速率的差异表明,分层差异剪切流动作为褶叠层的一种成因模型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北京西山一带,中元古界至下古生界沉积岩系中的粘塑性流动变型构造,从实际资料出发,论证其成因类型,并进而提出固态流变构造与同沉积构造的区别标志。  相似文献   
4.
5.
岩石磁性组构及其在构造地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磁性组构是指岩石内部决定磁化率各向异性强度和方位的矿物组构。它们能反映岩石形成过程或经历构造变动过程的一系列地质信息。本文在简单评述岩石磁性组构的物理学含义与表达方式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在构造地质分析中,磁性组构作为一种有效手段之一的应用现状。这里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1)磁性组构与岩石应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2)磁性组构在剪切带研究中作为岩石相对运动的指向标志;3)磁性组构有可能揭示某些构造形迹的成因机理。最后,指出了磁性组构在构造地质分析中的应用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于在高压条件下经历后期动力变质作用所形成的断层岩的传统术语,已由许多专家加以讨论.但是,对于地质的、工程的和其他有关的专业来说,需要一种普遍适用而且简单的术语体系,这种系统涉及到断层岩本身及其相关的构造术语.这里我们提出了这样一种术语体系,它以应变率与恢复率为纲,并且与沿着断层的脆性和韧性变形的产物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