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8篇
  免费   2062篇
  国内免费   3157篇
测绘学   1367篇
大气科学   1674篇
地球物理   1950篇
地质学   5428篇
海洋学   1610篇
天文学   183篇
综合类   801篇
自然地理   1184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568篇
  2021年   669篇
  2020年   572篇
  2019年   680篇
  2018年   579篇
  2017年   625篇
  2016年   632篇
  2015年   678篇
  2014年   664篇
  2013年   762篇
  2012年   772篇
  2011年   716篇
  2010年   708篇
  2009年   678篇
  2008年   610篇
  2007年   663篇
  2006年   609篇
  2005年   461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揭示黑龙江哈尔滨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沼泽、林地和农田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差异,于2018年7月25日~8月2日,在湿地公园内,在天然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林地、旱田和水田中设置采样地,采集不同深度(0~10 cm、10~20 cm和20~30 cm)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样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不同采样地土壤指标存在差异;与天然芦苇沼泽土壤相比,其它采样地土壤的含水量明显偏低,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都明显偏小,水田土壤速效磷含量偏大;天然芦苇沼泽土壤脲酶、硝酸还原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都高于林地和农田土壤,水田0~10 cm和10~20 cm深度土壤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旱田和林地;与天然芦苇沼泽土壤相比,旱田土壤小于0.25 mm的小团聚体含量偏大,而其它采样地土壤的各粒级团聚体的比例变化较小,水田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比天然芦苇沼泽和旱田土壤低。  相似文献   
2.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the rising of the living standard need to speed up the urbanisa-tion.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hinese urbanization.Land us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esp.in land use.The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land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Such as much cultivated land lies idle,under-utilization and waste of land,increasing illegal use of land,unstable contractural relationship for land us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and land use is also studied.Then the guidelines for the land system innovations of small towns are put forward.Namely the sustainabilit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bal-ance between land reservation and land utilization,the provision of service to village ,agriculture and farmer,the manage-ment of land resource and land assets,the parsimonious andlegal use of land.The basic framework of land system innova-tions of small towns is put forward finally.It include the land replacement policy for small towns and the permanent tenan-cy of farmland,the overall plan for land uses and other plans in harmony,the establishment of a flexible system of land supplies,using land with payments ,the transfer of agricultural land and refining the land law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相似文献   
3.
西秦岭温泉花岗岩体岩石学特征及岩浆混合标志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温泉花岗岩体由酸性端元的寄主岩石和暗色微细粒镁铁质包体群及基性岩墙群组成。无岩浆混合作用或岩浆混合作用较弱区段,寄主岩石以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为主.显示正常的花岗岩结构构造岩浆混合作用强烈区段。岩石的异常结构构造十分发育.矿物之间自形程度差异显著.常见包晶反应、包含结构、交代边、熔蚀边、交代蚕食的港湾状结构构造及交代缝合线、矿物镶边、斜长石异常环带和矿物残留等,多见指示岩浆混合的标志性矿物针状磷灰石。暗色微粒包体中多见寄主二长花岗岩中的捕掳晶。包体的形态、结构构造以及与寄主岩石强烈地成分交换等均是岩浆混合作用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1 Introduction Inrecentyearstherehasbeengrowingresearchin terestinthetwo dimensional (2 D )systemtheory .The 2 Dsystemsmayfindapplicationsinareassuchasmarineseismicdataprocessingandimageprocessing .Althoughmoreandmorevaluableresultshavebeengained ,mos…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应用曲面拟合技术和利用离散的重力观测点的重力变化对特定研究区的重力场变化进行数值模拟以获取该区重力变化空间梯度场图像的具体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获得了2004年3月福建安溪3.6级地震前的重力变化空间梯度场图像,发现空间梯度场图像能清晰地反映出地震前重力场群体性变化的差异性;利用此方法对2005年6月~2006年3月间台湾海峡西岸重力场变化进行数值模拟,获得其空间梯度场图像。  相似文献   
6.
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在柴达木陆块北缘首次发现古元古代变质镁铁—超镁铁质岩,获得成岩年龄为1952±15Ma,其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岩浆来源于亏损地幔,反映出该地区克拉通在古元古代(19亿年)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裂解(洋)事件,对于研究柴达木盆地北缘元古代结晶基底地质构造演化及进一步探讨柴达木盆地的起源及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地质线索。  相似文献   
7.
较详细地研究了无规取向、无吸收椭球体粒子的T-矩阵收敛问题。首先,简要概括了nmax的3种收敛方案和它们的基本特性。然后,应用1993年提出的数学收敛方法(M-方法)和1998年提出和物理收敛方法(P-方法)研究收敛问题。结果表明椭球粒子收敛精度对粒子的尺度参数,纵横比以及椭球体的种类(例如,长/扁椭球)有很强的依赖性。当粒子的尺度参数不太大时,甚至在极端纵横比的条件下,P-收敛方案优于M-收敛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平阳研山明矾石矿床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认真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矾山明矾山矿床是酸性火山气热液与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内的碱性长石的交代中形成的。为了解释矿床的均一性,成矿的周期性和矿床单向依变分带等重要特征,我们重点研究了矿床中明矾石化和叶蜡石化的热力学性质,得出了K 活度和pH值是控制交代产物的重要因素的新结论,提出了该矿床交代成矿作用的新模型,并据此成功地解释了矿床的一些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关于非球形粒子光散射的T-矩阵数值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无规取向轴对称非球形粒子光散射的T-矩阵数值方法。然后,进一步研究了T-矩阵计算的收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关于无规取向无吸收非线形散射物体的物理收敛方法,我们研究了椭球粒子的收敛问题,结果表明我们的数值方法和T-矩阵计算程序是有效的, 收敛精度与粒子的尺度和形状有很强的依赖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我们的物理收敛速度优于NASA Mishchenko的数学收敛速序。  相似文献   
10.
陆烨  赵刚  梁艳春 《天文学进展》2001,19(4):470-476
第一代恒星(星族Ⅲ恒星)标志着宇宙从暗物质时代到现在已知的宇宙的转折点。目前对第一代恒星(星族Ⅲ恒星)的观测结果表明,在银河系中还没有发现零金属丰度的恒星,金属丰度[Fe/H]≤-2.5的恒星极少。由于近几年的BPS巡天,银河系中已知的极端贫金属丰度的恒星数目大大增多。目前,可探测到的极端贫金属星的金属丰度[Fe/H]最低约为-4.1。金属丰度在-4到-3之间的恒星大约有100多颗,这些恒星的运动学特性非常类似于其它晕星。然而还没有发现第一代恒星,或金属丰度[Fe/H]≤-5的恒星。关于第一代恒星的形成过程、初始质量函数以及存在于银河系的什么地方,都还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但第一代恒星确实存在。第一代恒星这个谜一般的实体,向观测和理论天文学家提出了巨大挑战。为探测和预言银河系中的第一代恒星,天文学家提出了许多观测方案和理论模型。对有关第一代恒星在观测和理论研究上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