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 The authors have used a low-cost ROV of observation type for underice surveying of the Nen-Jiang Cross-river oil pipe line in the Da Qing oil field. The operation method, process and the safety measures for severe cold areas are presented. The fruitful tries and experience may be useful to ROV operators in severe cold areas.  相似文献   
2.
Guo  Daoyan  Chen  Hong  Long  Ruyin 《Natural Hazards》2019,95(1-2):419-435
Natural Hazards - The implementation of personal carbon trading (PCT) scheme is urgently required in the context of low-carbon development. It is a key issue and a difficult problem for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3.
阳离子乳化沥青是六十年代初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型材料。鉴于它具有与砂粒粘结力强、对水质要求低、乳化剂用量少、耗能低和对植物无毒害等特点,被誉为第三新型工程材料。本文利用国产的阳离子乳化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从理论计算和实验分析两个方面,对其用量进行了选择,确定了中裂型OT阳离子乳化沥青配方;研究并推导了乳化温控方程。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利用滨海湿地草本植物的形态指标来估算植物生物量,根据黄河三角洲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调查数据,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法,分析了互花米草的形态指标高度、密度、茎直径与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的相关性,构建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与植株高度、密度、茎直径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地下生物量与植株密度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将相关性显著的生物量和相应的形态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其拟合优度较好,其中,拟合优度最优的回归模型分别是地上生物量与高度的“J”型增长曲线模型(拟合优度为R2=0.904)、总生物量与密度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优度为R2=0.659)。经过应用精度验证,上述两个模型评价结果均较好,估算值与实测值绝对误差范围为0.01~0.17 kg/m2,相对误差范围为0.71%~12.02%,符合实际估算应用需求。研究结果说明互花米草的生物量可以通过与其相关性较高的形态指标进行回归估算获得。  相似文献   
5.
老虎山活动断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老虎山全新世活动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古地震和大震复发间隔等的最新活动状况,应用第四纪研究的最新成果,较好地解决了老虎山地区第四纪微地貌的年代问题,并获得了可靠的活动断裂参数。  相似文献   
6.
刘道燕 《海相油气地质》1996,1(2):34-40,T001
东海陆架盆地自古新世至渐新世发育了四套含煤烃源岩与海相陆源有机质烃源岩,其有机质类型属腐殖型。在结构镜质体的细胞腔中普遍充填着生源为高等植物针叶林的树脂体,其含量在煤岩中最高可占全岩体积的8%。镜下还见到油珠及与树脂体有产状关系的渗出沥青体。受有机质类型的制约,液态烃中均检测到大量二萜类树脂化合物及倍半萜类化合物。由于这部分源干高等植物的化合物在饱和烃中占有相当比例,加上成烃后的运移效应,使原油具有“六低一高”的特点,即低比重、低含硫、低含蜡、低主峰碳位、低芳烃、低胶质(无沥青质)和高饱和烃,并具低成熟煤成烃特征。  相似文献   
7.
微囊藻藻际细菌影响微囊藻的生长及其水华的生消.然而特定微囊藻群体中藻际细菌群落组成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规律仍不清楚.本文把一株从太湖分离得到的群体铜绿微囊藻,置于不同温度(15、20、25和30℃)下进行培养,分析各培养体系中不同粒径附生或游离细菌群落组成的异同.结果表明:温度显著影响微囊藻群体(>20 μm)附生、单细胞小群体(3~20 μm)附生和游离(0.2~3 μm)细菌群落的组成(PERMANOVA,P<0.01),Sphingomonadales、Pseudomonadales和Cytophagales分别是3组细菌群落中的最优势菌目,相对丰度分别为21.35%、19.74%和33.44%.在3组细菌群落中都存在一些核心优势细菌类群,其丰度相对稳定,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其中在微囊藻群体附生细菌群落中,优势菌属Brevundimonas和OPB56在20~30℃之间培养时其相对丰度较为稳定;单细胞小群体附生细菌群落中的核心优势菌属Mariniradius相对丰度也是在20~30℃之间较为稳定,而Gemmobacter相对丰度在4种温度下均较为一致;游离细菌群落中的核心优势菌属Porphyrobacter相对丰度在20~30℃之间时也相对稳定.另外,在15℃时,单细胞小群体附生和游离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都达到最高,总体细菌群落物种相关性网络复杂度最高,但合作性关联最弱.该研究结果对于深入了解微囊藻群体的藻菌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外来生物入侵是指非本地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自然或人为方式对本地生态系统、人类健康、物种多样性造成危害的现象。外来生物入侵不仅对本地生态系统和物种造成严重破坏,而且会对一个产业、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文章就部分入侵面积和危害较大的海洋外来生物(包括互花米草、沙筛贝、尼罗罗非鱼、米氏凯伦藻、桃拉病毒)的入侵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海洋外来生物入侵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