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边坡岩体块体稳定性分析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提出了复杂形态块体几何建模的切割法, 在此基础上, 对石根华等人提出的块体理论作了改进和完善。并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 开发了一套实用方便、实用的边坡岩体块体稳定性分析系统。经大量的实例 (例如三峡工程船闸高边坡 )检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可以作为对边坡中复杂形状块体稳定性进行现场快速评价的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2.
岩体结构面计算机三维扩展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结合水电站工程采集岩体结构数据的特点,详细介绍岩体中结构面在空间上的扩展与延拓方法,即试图利用有限的地质数据,建立结构面的拟合函数,从而实现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  相似文献   
3.
控制圆柱体或翼型的行波壁会抑制大规模的分离流动,进而减少阻力。鱼类在游动过程中经常出现行波壁,而行波壁对鱼类游动性能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以金枪鱼游动为基础,耦合行波壁,采用锐利界面浸没边界法(IBM)解决摆动过程带来的大变形运动边界问题。结果表明:行波壁的出现改变了金枪鱼体后涡的形成和发展,进而改变了摩擦阻力和压差阻力的分布;耦合行波壁使得摩擦阻力的波动幅值增加,压差阻力有所减小,从而降低了金枪鱼游动过程的阻力。研究的行波壁减阻机制可应用于提高仿生机器鱼的性能,随着智能材料的发展,该机制将在仿生机器鱼的研制中体现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奚迪龙 《极地研究》1988,1(2):54-58
麦阔里岛和戴维斯站分别位于极光带中心和极光带极向边缘区内.这两处的极光吸收次数在晚间多些,其中突然性吸收主要出现在午夜(当地地磁时间)前,缓变性吸收在午夜后.极光吸收与太阳的活动性密切相关.太阳风高能粒子主要沉降在极光中心带磁午夜区,然后向东西与南北方向扩散,以向西的电射流为主,向东的为辅.但向西的弱些、速度慢些;向东的强些、速度快些.太阳活动增强后,尤其是强的X耀斑事件后,向西的电射流增多增强.另外,在较高磁纬地区的戴维斯站,冬季时极光吸收增多增强.但在极光中心区的麦阔里岛观测站,基本上无此种季节效应.这可能是由于冬季(对南半球而言)极光卵向南偏移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机载多光谱LiDAR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地物的空间几何和光谱信息,为地物覆盖分类和目标识别提供新的数据源。近年来,基于三维点云的深度学习算法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然而直接将不规则的原始点云数据输入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基于点的分类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PS-KNN的样本生成方法,用于基于深度学习的机载多光谱LiDAR数据分类。该方法首先对输入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利用最远点采样方法(FPS)和K近邻法(KNN)在输入数据中生成一系列规则大小的训练样本数据集。通过机载多光谱LiDAR数据的试验表明,该方法所生成的样本不仅符合卷积神经网络所要求的输入数据形式,而且能够确保对输入场景的完整覆盖。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了面表、环表、顶点表表链数据结构描述了三维空间立体图形,讨论了二维屏幕坐标转换立体空间坐标的算法及其关键技术,解决了在三维背景图上任意交互剪裁的三维图视显示技术。并在SUN工作站上以图形用户界面(motif)软件为平台,实现了程序软件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7.
盆地模拟技术在油气资源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没有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支持,庞大而丰富的成果资料往往使地质学家在地质分析、地质解释中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此,本文利用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并综合应用盆地模拟数据结构特点,设计开发了盆地模拟数据可视化软件系统。该系统在用于塔里木盆地的三维盆地模拟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为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