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祁连山东部早古生代地层和沉积-构造演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笔者报道了在祁连山东部开展早古生代地层和沉积一构造演化研究所获得的最新成果.在生物地层学方面,对祁连山东部寒武纪地层和动物群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北祁连山奥陶纪等时地层格架、有关岩石地层单位的含义、时限及分布特征作了补充和修订。在沉积学方面,着重分析了祁连山东部早古生代各种沉积相及环境,特别是晚寒武世大陆裂谷发育中、晚期的火山一沉积环境.在上述基础上,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提出祁连山东部早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的新认识.同时,该文亦描述了拉鸡山晚寒武世的4个三叶虫新属.  相似文献   
2.
地史学及古生物学层序地层学基础和关键定义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北祁连山早古生代硅质岩稀土元素特征及构造环境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北祁连山不同地质环境中的与火山岩相伴生的硅质岩稀土元素特征的分析,证明产于不同地质环境硅质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特别是稀土元素总量w( REE)、w(Ce)/w(Ce*)、w(LaN)/w(YbN)具有特定的规律性变化:从洋中脊→弧后盆地→岛弧→裂隙式火山作用大陆裂谷→中心式火山作用大陆裂谷,硅质岩的w( REE)、w(Ce)/w(Ce*)、w(LaN)/w(YbN)基本呈由小到大的规律性变化,w( REE)由7.64×10-6→8.20×10-6→23.74×10-6→28.40×10-6→69.41×10-6;w(Ce)/w(Ce*)由0.63→0.68→0.72→0.75→0.95;w(LaN)/w(YbN)由0.37→0.41→0.59→0.76→1.08。该研究成果为利用硅质岩稀土元素特征判定古老造山带的构造环境提供了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4.
祁连山元古宙大陆溢流玄武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祁连山西段大面积分布的元古宙浅海相火山岩系是大 陆裂 谷火山作用的产 物,属大陆溢流玄武岩系。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们具有高εNd值和低( 87Sr/86Sr)i值 ,系派生于岩石圈之下的地幔柱源,但也显示有岩石圈组分卷入的证据。它们的形成是地幔 柱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洋盆开启的前兆。  相似文献   
5.
北祁连山西段元古宙大陆溢流玄武岩性质的确定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北祁连山西段元古宙火山岩系为大陆裂谷火山作用产物 ,属大陆溢流玄武岩系 .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它们派生于岩石圈之下的地幔柱源 ,但也显示有大陆岩石圈组分卷入的证据 .它们的形成是地幔柱 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洋盆打开的前兆 .  相似文献   
6.
浅源地震反射测量法要求在高密度、大范围的波场测量数据中进行抽样,这就使得这种方法耗资巨大。因此,我们想评估一下自动布设拾震器的可行性。我们用11m宽的农耕机作为布设工具,将72个拾震器在约2s内沿一条测线布设好。将槽铁固定在农耕机的框架上,再将拾震器严格按照15cm的间隔分别固定在5根槽铁上。用作对比的传统测线与测线平行,相距约75cm,对比测线的数据可以与12m远的震源相对比。当震源高参距拾震吕  相似文献   
7.
甘肃夏河麻隆沟二叠纪毛毛隆组沉积特征及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详细分析了该组沉积物的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古生物特征,认为毛毛隆组是一套具有斜坡沉积特征的沉积物,是在沉积盆地不断裂陷的环境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9.
本文详细分析了该组沉积物的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古生物特征,认为毛毛隆组是一套具有斜坡沉积特征的沉积物,是在沉积盆地不断裂陷的环境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杨铁汾  赵江天 《地球科学》1994,19(4):421-426,T001
在甘肃合作地区早三叠世地层中发现了钙质超微化石,共属3种,共文描述了2个新属3个新种。它们位于斜坡脚-盆地的深海沉积环境中,与早三叠世早期双壳类Claraia共生,其下部有具早三叠世面貌的孢粉组合。经能谱成成分分析,这些化石为钙质。这些钙质微化石的发现使钙质超微化石的时代分布的可靠记录延至早三叠世。为今后中生代地层的划分对比及钙质超微化石的演化研究提供了较好的资料。文中依据所发现的钙质超微化石对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