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篇
  202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Wu  Xu  Xu  Jinliang  Zhang  Liyuan  Sun  Jinglai  He  Zhengyu  Gao  Jun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2022,40(8):4171-4182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irectional support method of jointed rock mass and ensure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roadway, the support effect of jointed rock mass...  相似文献   
2.
地震灾害快速评估模型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王景来  宋志峰 《地震研究》2001,24(2):162-167
利用云南发生的100多次地震的等震线资料作为不同烈度等震线的长、短轴统计模型。使用近10多年来的20多次地震灾害现场考察资料作成经济损失统计模型。把GIS与这两个模型结合进来进行快速地震灾害损失评估,能有效地减少地震后的工作强度并提高评估效率。  相似文献   
3.
王景来 《地震研究》1995,18(3):301-305
本文研究了地震灾害的四大指标-频率、死亡、受灾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析了地震灾害在自然灾害中的比重,中国地震灾害的严重性,地震灾害与国民收入的关系。估计了未来地震灾害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云南地区地震灾情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有记载以来发生在云南的一百多次破坏性地震,其中包括七十年代发生在通海、昭通、龙陵三次七级以上地震的灾情,概述了云南地区地震灾害的一般性特征和地方性特征,为减轻地震灾害对策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景来 《地震研究》2000,23(3):356-360
以云南《玉溪地震减灾信息系统》研究为基础,探讨了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的方法,即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来解决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的问题。发挥知识经济在地震灾害评估中的作用,使地震灾害评估工作智能化或并智能化。把地震后的高强度野外考察工作分散在平时的资料收信和数据库的建立上,从而逐步达到在室内就能完成快速评估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王景来 《地震研究》1996,19(4):396-404
地震是云南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它制约了云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给云南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冲击,本研究了云南地震灾害的基本情况,着重分析了1950年以来地震对云南国民经济的影响,自1970年以来,云南发生的通海,昭通,龙陵和澜沧-耿马四大地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最大,通海地震经济损失占当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7.5%,而澜沧-耿马地震则达到7.6%,作认为,防震减灾工作要做在地震发生之前,如果用国民生产总值的1  相似文献   
7.
玉溪地震减灾信息系统研究:GIS在地震减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景来  金志林 《地震研究》1999,22(3):285-289
在以往的研究中, 地震学家对地震灾害的分布规律做过大量工作, 然而灾害时空分布的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图表描述上。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震灾害的时空分布的分析方法在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利用 G I S 所具有的功能和地震灾害的特点,实现地震灾害空间信息的存贮、管理、检索、统计分析、自动制图和建立灾害的评估模型等, 使地震灾害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向深层次发展。本文阐述了玉溪地震减灾信息系统的作用、功能、主要内容、创新、特点, 以及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8.
在不到4年的时间内,云南作为中国西南能量释放的主体地区之一,发生了令全世界地震学家瞩目的地震现象。2001年3~10月,云南中强地震频发,超出平均年频次3倍,总数占全国的50%。此后632天5.0级以上地震罕见平静。短时间内的高频度中强震后,紧接着极度的平静,这在中国地震史上极其少见。云南省地震局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密观测,加强会商,及时落实宏观异常,加强分析力量,对2003年7月21日大姚6·2级地震作出了较好的预报。文章对大姚6·2级地震事件的前前后后及预报过程做了详细描述,并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地震灾害时间进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景来  杨子汉 《地震研究》1997,20(4):424-430
人们用各处方法、试图在震前对未来的地震灾害进行预测,尽管考虑到各咎因素,如地震灾害与震级、烈度、人口密度、伤亡与房屋倒塌、场地、发震时间和地区性指数等关系,但是震后的实际地震灾害往往与震前预测的情况有很大出入。地震发生后,对灾害的发展趋势如何评估,是地震救灾面临的十分紧迫的问题,它不能等到数天的报告才来决策救灾问题,到那里将会贻误救灾时机。阪神地震对灾情的错误评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部署救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