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谭健  熊伟  杨明 《贵州气象》2005,29(Z1):26-27
通过考察和分析乌江上游面雨量与入库流量之间的关系,划分洪水等级,找出入库径流系数,建立入库径流量与面雨量之间的计算公式,开发洪水预报系统投入业务运行.  相似文献   
4.
5.
遗迹相与水深没有固定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灾害威胁的范围不同,提出了自然灾害与技术灾害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和不同性质的国家的分布与造成的影响不同的观点,进而从灾害研究的历史中分析自然灾害与技术灾害的内在联系以及人们对灾害研究的观念与方法的历史变革。在上述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灾害评估的基本概念、灾害评估的内容和程序以及灾害管理的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8.
9.
鄂尔多斯早古生代古构造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剖面和地震剖面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首先用人工合成记录结合11口井的VSP资料,对鄂尔多斯下古生界进行层位标定。在此基础上,对鄂尔多斯全区下古生界371条共长15 683 km的地震剖面进行了重新处理和地层解释,这大大提高了解释精度。以此为基础,把鄂尔多斯下古生界划分为5个地层单位,即寒武系中下部、寒武系中上部及冶里组和亮甲山组、马家沟群下部、马家沟群上部、平凉组和背锅山组,并作出了它们的等厚图。从这些等厚图可以看出:前4个地质时期的古构造格局为“一隆三凹”,即西缘凹陷、南缘凹陷和东缘凹陷(或东部凹陷)呈“U”形从西南东三面包围着一个中部隆起。最后一个地质时期的古构造格局为“一隆二凹”,即西缘凹陷和南缘凹陷呈“L”形镶嵌在一个巨大的鄂尔多斯隆起的西缘和南缘。到奥陶纪末,鄂尔多斯全区以及整个华北地台均变为隆起区,从而结束了鄂尔多斯隆起和凹陷并存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We present deep Hubble Space Telescope (HST) imaging, as well as ground-based imaging and spectroscopy, of the optical afterglow associated with the long-duration gamma-ray burst GRB 990712 and its host galaxy. The data were obtained 48-123 days after the burst occurred. The magnitudes of the host (R=21.9, V=22.5) and optical afterglow (R=25.4, V=25.8, 47.7 days after the burst) favor a scenario in which the optical light follows a pure power-law decay with an index of alpha approximately -1.0. We find no evidence for a contribution from a supernova like SN 1998bw. This suggests that either there are multiple classes of long-duration gamma-ray bursts or that the peak luminosity of the supernova was more than 1.5 mag fainter than SN 1998bw. The HST images and EFOSC2 spectra indicate that the gamma-ray burst was located in a bright, extended feature (possibly a star-forming region) 1.4 kpc from the nucleus of a 0.2L*B galaxy at z=0.434, possibly a Seyfert 2 galaxy. The late-time afterglow and host galaxy of GRB 990712 bear some resemblance to those of GRB 9705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