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川滇地区地震活动单键群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单键群(即SLC)分析方法,通过有关SLC特征参量的时间滑移分析,结合1970年以来的区域地震活动和构造环境,分析了川滇西部地区的地震活动。较之70年代和80年代,90年代的地震活动在总体上是处于中等强度的活动水平。文章认为,SLC方法考虑了地震事件的时空关联性,可以用来分析地震活动趋势,是研究地震活动性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IRI2016模型对于总电子含量(TEC)的预测能力,该文利用IRI2016模型计算的TEC数据与GPS-TEC、CODETEC数据,分别从单站、全球和区域(高、中、低纬度)的角度对IRI2016模型预测TEC的能力进行了分析.首先,选取2004-2018年中的偶数年作为对比年份,在全球范围内选取5个代表性的测站,分别是位于高纬度的Nril站、Palm站,中纬度的Cedu站、Yssk站和低纬度的Bogt站,比较了 IRI2016模型和GPS-TEC实测数据;然后,在4个测试年中,将IRI2016模型在四至点上的全球TEC预报图和对应的CODE TEC图进行了对比,并分别将高、中、低纬度地区的数据结果提取出来,绘制出CODETEC与IRI2016模型差值的分布直方图.结果表明:从单站、全球和中高纬度区域的角度分析,IRI2016模型表现较好.但模型描述的全球TEC分布较粗略,灵活性不高,并且在低纬度区域范围内,模型数据与CODE TEC差值的均方根值较大,模型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3.
利用地表露头、岩心、薄片和测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油层组陆相页岩层系天然裂缝的成因类型、发育特征和主控因素进行研究。按地质成因,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油层组页岩层系的天然裂缝可以分为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两大类,其中构造裂缝主要包括剪切裂缝和张性裂缝;成岩裂缝主要包括层理缝、页理缝和收缩裂缝。不同岩性中的天然裂缝发育情况明显不同,致密砂岩中以构造裂缝为主,层理缝仅在粉砂岩和局部细砂岩中发育;页岩和凝灰岩中页理缝、层理缝和构造裂缝均比较发育。不同类型的天然裂缝主控因素明显不同,构造裂缝的发育主要受岩性和岩石力学层层厚控制;砂岩中层理缝的发育主要受碳质纹层、粘土矿物转化程度等因素控制;凝灰岩中层理缝的发育主要受刚性玻屑脱玻化作用的控制;页岩中页理缝的发育主要受纹层、TOC含量和黄铁矿含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Wang  Yanlu  Wang  Licheng  Wei  Yushuai  Shen  Lijian  Chen  Ke  Yu  Xiaocan  Liu  Chengl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2017,106(4):1409-142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 The Muang Xai Basin, located in northern Lao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imao, Vientiane, and Khorat Basins. The paleogeographic link of these basins has not...  相似文献   
5.
根据IASPEI新推荐的宽频带面波震级Ms(BB)计算方法,设计自动测定Ms(BB)软件,可以对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接收的约1 000个地震台站资料进行自动处理,利用宽频带资料快速测定Ms(BB).可以在几分钟内使用所有宽频带资料进行计算,所得结果比较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6.
Based on Single-Link Cluster (SLC) analysis,a new method to identify the foreshocks andaftershocks of a strong shock from the earthquake catalogue and then to form a sequencecatalogue has been proposed in this paper.In the SLC frame,there are many chains formedby links with lengths shor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characteristic length Lc.It is defined thatwhen some of these chains connect with a strong shock,the seismic events on such chainsfirm a sequence with the strong shock.In this sequence,the strong shock is the main shock;the events preceding the main shock are foreshocks and those following the main shock areaftershocks.By using this method,the foreshocks and aftershocks associated with the M_s7.4Haicheng earthquake and with the strong shocks of M_s≥6.0 in the top area of Kunlun-AltunArc were identified and sequence catalogues for these strong shocks were set up.  相似文献   
7.
According to statistical inference method,the asymptotic distributions,concretely,Weibull and Gumbeldistributions,for yearly extremes of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wind in China were discovered.In this study weused the data of 173 stations for yearly maximum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158 stations for yearly minimumsurface temperature and 83 stations for yearly maximum surface win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51 to 1982.Finally,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symptotic distributions were discussed briefly.  相似文献   
8.
曲延禄  张程道 《大气科学》1984,8(3):347-352
文中提出了一种在实际地形条件下,利用行星边界层顶上方最邻近标准等压面的实测风推算地面风的方法——修正的Taylor螺线法。试算表明,按这种方法和Taylor螺线法推算的地面风场的基本流型均与实测流场相似,但在风速模的均方根误差上,前者较之后者有显著改进.按文中方法推算得到的地面风场所求得的散度场的分布与天气区的配置也较合理,且散度值与实况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9.
用于三分向记录震相识别的小波变换方法   总被引:31,自引:1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包含在小波变换系数中的信号偏振信息,提出了一种确定单台三分向记录图中P波和S波震相的小波变换方法.主要的思路是寻找地震信号在不同尺度下小波变换系数的显著特性.通过对小波变换系数主成分的分析,得到不同尺度下的P波和S波识别因子,进而形成确定P波和S波初至的定位函数.通过对模拟资料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分析,认为由小波变换方法形成的定位函数具有一定的抗噪声能力,在精确识别P波和S波初至方面是非常有效的.本文首先介绍了小波变换的基本概念和详细方法,然后应用小波变换对实际资料进行处理,并给出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高压气体对煤岩材料变形破坏的作用,自主设计并制造了含高压气体煤岩实验装置,通过测量气体泄压作用诱发的煤岩动力破坏现象,研究了高压气体对煤岩材料变形破坏的作用。实验表明,当气体泄压速率小时,煤岩仅会出现轻微变形;当气体泄压速率大时,煤岩会产生破裂和破碎现象。同时发现煤岩的破坏程度不仅取决于气体的泄压速率,还取决于孔隙气体的压强。当气体泄压速率和气体压强都达到一定临界值时,煤岩才会发生剧烈破碎。通过气体压强与应变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煤岩发生破裂和破碎的临界气体压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