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大亚湾的环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2.
珠江口及附近海域夏季氮的化学形式分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8年夏季对珠江河口及附近海域的水质调查,研究了氮的各种化学形式的空间分布特征、相关系数和环境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珠江河口中,无机氮含量很高,占总氮的85%;而硝酸氮占无机氮的95%,NO2^--N和NH4^ -N含量很低。在外海,则以有机氮为主,占总氮的80%。NH4^ -N和NO2^--N在伶仃洋河口中部出现最大值,在外海的值最小;其它形式的氮从伶仃洋内河口到外海,其浓度都逐渐降低。NO3^--N是各种形式氮中的主要因素,它与各形式氮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NH4^ -N和NO2^--N与其它形式氮之间的相关性都很差,而其余各种形式氮之间都有较好的相关性。涨潮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与小潮相比,大潮时伶仃洋河口中部表层氮的浓度偏高。  相似文献   
3.
大亚湾自然条件优越,生物资源丰富,是当前广东经济开发的“热点”。本文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讨论大亚湾的环境质量问题,并指出今后大亚湾的经济开发应注意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4.
多年在南海北部水深70—80米以浅海区进行污染调查,取得了大量实测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处理,定量研究海洋水质、底质、悬浮物、生物等要素中污染物之间,污染物质与环境理化条件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它们的相关程度,寻找它们之间的相关函数关系。通过相关研究,可为室内模拟实验,为查明内在联系机理提供科学依据,并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出各种污染物质含量的近似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北方新生代玄武岩地下水的赋存规律和形成演化机理,以河北省张北县玄武岩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在野外采集地下水样、测定水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分析、离子比例系数、氢氧同位素、反向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对区内玄武岩地下水的水化学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沿地下水径流方向,研究区内玄武岩地下水中多数离子质量浓度呈现增大趋势,补给区的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为主,TDS质量浓度多小于500mg/L,排泄区地下水中阴离子以Cl-和SO42-为主,阳离子以Na+为主,TDS质量浓度多大于1 400mg/L;研究区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当地大气降水;硅铝酸盐、岩盐、硫酸盐的风化溶解是地下水中离子的主要来源;溶滤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和农业施肥等人类活动影响是控制地下水化学形成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0年3月大亚湾环境现状调查的资料,对大亚湾底栖生物体中残毒量进行现状与历史资料比较分析,评价底栖生物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及其食用质量,结果表明,该水域底栖生物未受重金属污染,但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体中Cu和Zu具有潜在的严重积累问题;甲壳动物和软件动物体中Cd含量已超过人体消费标准,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警惕。  相似文献   
7.
8.
电厂冷却水余氯对海洋环境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伟英  黄小平 《热带海洋》1993,12(3):99-103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大亚湾环境与资源的特征,研究了大亚湾北部经济开发区的污水集中排海的优选位置,结果表明大亚湾徘海位置应在靠近湾口东侧一带。同时指出,污水排海位置的优选与扩散器结构特征的研究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湛江港西侧的一间临海化工厂大量未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入海后,其有害物质在附近海区的行为。发现大多数有害物质的浓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可用C_i=αL~(-b)表示。从大多数有害物质浓度与盐度之间呈幂函数的关系可见,浓度的降低不仅仅是大量潮水稀释所致,还存在强烈的物理、化学沉积的过程,致使污水携带入海洋的大量有害物质在海水中迅速得到稀释和沉淀,受到污染的沉积物,其重金属浓度约高出邻近海区相应背景浓度1—2个数量级,破坏了海区原有的红树林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