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中国对虾对Co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o是动物营养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维生素B_(12)的构成成分,还能以辅酶的形式影响酶的活性,参与许多生化反应。畜禽缺Co主要表现为食欲不良、精神萎顿、幼畜生长停滞、成畜消瘦。Co对于鱼类是必需的也已被证实。据Shabalina报道,用虹鳟稚鱼进行试验,平均每尾投以0.5mg的Co,结果试验鱼的生长比对照组快;用2龄鱼低Co饲料喂养的虹鳟,其  相似文献   
2.
控制东亚气候的东亚季风夏季风北界的内蒙古盐湖沉积物记录了晚第四纪末次冰川盛冰期以来的气候冷暖干湿变化特征及各类重要的气候事件。通过对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盐海子Ya0 1孔岩心沉积物的有机碳、碳氮比、碎屑矿物成熟度、磁化率、氧碳稳定同位素和沉积物成分的研究表明 ,全新世大暖期起止时间为 8~ 4kaB .P .,其气候特征为暖干型。这一气候特点可与中国北方黄土、冰川、冲绳海槽沉积物及南海有孔虫Pulleniatinaobliguilocalata等代用气候材料所记录的气候波动进行对比 ,也可与加拿大阿尔伯特地区及北美大平原全新世的气候演变特征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3.
饵料中的铜对中国对虾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于1986年7—9月进行了饵料中不同浓度的铜对中国对虾生长和肝胰脏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影响,以及铜在肝胰脏中的积累和亚细胞分布的研究。用花生饼、鱼粉、玉米面、白薯面和麸皮为主要原料,加入硫酸铜,制成含有不同铜浓度的饵料,在水族箱中饲喂对虾。结果表明,随着饵料中铜浓度的增加,对虾生长率先上升,而后又降低,当铜浓度为53和78mg/kg时,对虾增长率最高。实验虾肝胰脏中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随着饵料中铜浓度的增加,也是先增加后降低,当铜浓度为53mg/kg时,其比活性最高。对肝胰脏中的铜含量测定发现,当饵料中的铜浓度高于53mg/kg时,铜会在肝胰脏中大量蓄积。根据上述结果,认为饵料中的铜含量以53mg/kg为宜。肝胰脏中铜的亚细胞分布的研究表明,细胞液中的小分子含铜络合物与铜在该组织中的蓄积有关。  相似文献   
4.
控制东亚气候的东亚季风夏季风北界的内蒙古盐湖沉积物记录了晚第四纪末次冰川冰期以来的气候冷暖干湿变化特征及各类重要的气候事件。通过对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盐海子Ya01孔岩心沉积物的有机碳、碳氮比、碎屑矿物成熟度、磁化率、氧碳稳定同位素和沉积物成分的研究表明,全新世大暖期起止时间为8 ̄4kaB.P.,其气候特征为暖干型。这一气候特点可与中国北方黄土、冰川、冲绳海槽沉积物及南海有孔虫Pulleniati  相似文献   
5.
来自东亚夏季风北界内蒙古一个盐湖的岩心沉积物内发现粗粒沉积物 ,既可沉积在湖泊收缩期 ,也可以沉积在沙丘再次活动时期。这些沉积物有机磷含量低而碎屑组分高 ,说明它沉积在一种干旱的环境中 ;反之 ,有机质含量高而碎屑组分低的细粒沉积物则最终沉积在高湖面期 ,这是因为砂坪呈围迁状态及风成尘埃较好地保存于水体中。所揭示的三个湿期分别是 13.4~ 8kaBP、6 .4~ 5 .8kaBP和4.2~ 3.1kaBP ,第一期最湿 ,其次是第三期、第二期。上述干和湿期自始至终和早先发现的同一个干旱和半干旱转换带一致 ,但是 ,这和中国大陆东部、台湾岛、冲绳海槽和中国南海所揭示的湿润的全新世大暖期不一样 ,而且 ,全新世最冷期 (4~ 2kaBP)则对应内蒙古的一个湿期 (即 4.2~ 3.1kaBP) ,这些差别可能是由于高蒸发量远远地超过了较高的季风降水量 ,这是确定夏季风北界在该地区有效湿度的一个关键标志。  相似文献   
6.
饵料中的锌对中国对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中国对虾摄食补充锌饵料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饵料中加锌与不加锌,对对虾的增长、增重和成活率均无明显差异;各组对虾肝胰脏中羧肽酶A的比活性也无显著变化。我们认为,利用上述原料生产的对虾配合饵料,可以不加锌,即使饵料中含锌量较高,对对虾也没有什么危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