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The local special feature of underwater ambient noise in the northern Huanghai sea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analysis of data measured for six days and nights have shown that the time-varying characterization of ambient noise spectrum level is remarkable and its fluctuation at every analyzed frequency band presents an equiform periodicity varying with time synchronously. The dependence of average ambient sea noise spectrum level on logarithmic wind speed within the middle range (16-30 knot) appears in "V" form.The current Crouch's conclusion (1972) has been developed by us to be a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the segment correlation regression. Using this model to describe and expai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local ambient sea noise is available.  相似文献   
2.
黄土滑坡形成机理分析——以宁夏彭阳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阳县是黄土地区滑坡灾害最为发育的县(市)之一,严重威胁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阻碍社会、经济发展。本文基于彭阳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首先,对黄土滑坡从规模、形成时代、滑体厚度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结合遥感解译结果和实地调查资料,总结其分布规律;其次,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大气降水、地下水、地表水、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等方面分析黄土滑坡的形成条件;最后,采用GEO-SLOPE软件对黄土滑坡与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彭阳县黄土滑坡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巴丹吉林盆地路井凹陷构造、建造、改造及铀矿化特征,文章通过对路井凹陷的铀源、构造演化、古气候环境、水文地质、目的层岩性-岩相、后生蚀变及铀矿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探讨找矿方向及找矿类型,圈定重点找矿层位,以此来指导巴丹吉林盆地及周缘找矿。研究表明,路井凹陷铀源丰富,目的层发育泥-砂-泥结构,地下水补-径-排体系完整,层间氧化带发育,具备砂岩型铀成矿条件。结合目前钻孔揭露的铀矿化线索,证实路井凹陷具备铀成矿潜力和找矿空间,确定下白垩统苏红图组作为主攻找矿层位,兼顾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苏红图组找矿部位以河道翼部为主,寻找潜水-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巴音戈壁组找矿部位以扇三角洲前缘为主,寻找潜水氧化-同沉积型铀矿。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海水中声传播的问题时,声传播损失TL是一个最基本的物理量。近年来随着海洋声学遥感的兴起,对TL的研究更具有重要意义。而将海底地层介质包括在内的声传播的研究,可应用到海底地质勘探中去。  相似文献   
5.
黄海北部海洋环境噪声特点及其与风速的依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六昼夜连续观测到的黄海北部水下环境噪声的一些地域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噪声谱级具有较强烈的,并且各频率谱级之间存在的同期相似起伏的时变性.再者就是噪声谱级依赖于风速关系比较复杂.例如在中等风速范围(16-30节)内,谱级随风速增长的变化会出现“V”字形特征.本文提出一个改进了的数学模型,推广了Piggott(1964)和Crouch等(1972)的结果.用此改进了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噪声所表现的诸如“V”字形的特殊状态.  相似文献   
6.
北山地区位于天山-兴蒙造山带北山褶皱带内,由7个大小不同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组成,晚白垩世以来,本区长期处于隆升状态,下白垩统遭受剥蚀,现今为残留盆地。文章通过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的研究,分析了各盆地填充物和成矿有利层位,确定下白垩统下沟组为主要找矿目的层。对比各盆地下沟组残留厚度、规模和岩性-岩相特征,分析铀矿化特征和控矿因素,认为总口子盆地、公婆泉盆地和黑鹰山盆地下沟组残留厚度大,有利相带保存较好,潜水及层间氧化带发育,且在氧化带上下翼发现有较好的铀矿化,显示层间氧化带型找矿潜力较大;扎格高脑盆地下沟组不整合于富铀岩体之上,底部发育厚层砂体,岩体风化壳厚度大,且后生氧化作用强烈,显示具有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