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中高压变质带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边界部位,西起川甘陕边境,东至胶东半岛,连续延伸约2500公里.这条高压变质带主要由蓝片岩、白片岩和榴辉岩三条相互平行展布的岩带组成,三者在空间上紧密共生,形成时代基本相同,具有三位一体的特  相似文献   
2.
折射率是晶体的主要光学常数,因此测定折射率可借以鉴定矿物。目前主要采用碎屑油浸法(包括双变法),而这种方法使用起来需一套复杂的设备和较多的工作量。 随着天然和人工合成矿物的精确测定的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感到现有方法与设备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与长春光机学院赵鸿宽、沈玉志同志协作,在我国光学专家王大珩同志指导下,六五年设计并由学院工厂试制出了一台多用双  相似文献   
3.
三、火山熔岩的某些特征结构 火山熔岩或称喷发溢流熔岩。它们是在地壳内一定深度的岩浆,沿某些裂隙上升,涌出或溢出地表而形成。火山熔岩有如下一些特征: 1.当岩浆还处于地壳深部时,部分矿物可能结晶(即后来岩石中的斑晶),随着岩浆沿通道上升过程中与围岩中某些物质反应,就影响和改选了岩浆的成分和已结晶的矿物;  相似文献   
4.
岩浆岩结构     
岩浆岩结构是岩浆内各组成物质化合、分解、熔化、结晶、流动、聚集等各种作用结果的记录。因此,用它可以为解决岩浆岩的生成条件、成因分析和分类命名提供依据。如花岗岩与珍珠岩,两者成分相同,但结构完全不同,前者为全晶质结构,后者为玻璃质  相似文献   
5.
对人工合成端员组分无铁蓝闪石Na_2Mg_3Al_2Si_8O_(22)(OH)_2的实验工作进展情况的回顾,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这个成分的角闪石至今未必合成得了。尽管某些闪石在这些合成研究中,在P_H2O20~30kb的压力下可以得到接近合理的端员组分蓝闪石,但精确的成分以及这些合成产物的地质学上有关的稳定界限还只能粗略的确定。再者,因为蓝闪石Ⅰ和蓝闪石Ⅱ在成分上根本不同,人们不能支持同质多象的概念。所以从这些实验的研究中不可能说明天然蓝闪石稳定性的有意义的资料。在这方面的新进展是来自于法国Ile de Groix的相对贫铁蓝闪石的稳定数据。该数据可以预测这种闪石的最大的P_H2O—T稳定范围。这个特殊的蓝闪石P_H_2O最低在4kb,T>550℃时,可能不稳定。在350℃和550℃之间,最小压力需从4kb升到近10kb。这些最大的可能稳定界限与推断的变质岩区的蓝闪石为高压低温条件基本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东海陆架边缘北部玄武岩的矿物及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东海陆架边缘北部一个站位的玄武岩进行了镜下观测、XRD定量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东海陆架边缘北部玄武岩斑晶主要由拉长石、贵橄榄石和普通辉石组成,其中,单斜辉石的结晶温度为1108.49℃,岩浆起源深度在42.9km以深。与冲绳海槽和琉球岛弧玄武岩相比,在斜长石An值、辉石Ca-Mg-Fe比例与橄榄石Fo值上均有明显的不同,表明三地玄武岩在成因上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斜长石矿物的化学成分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存在两种不同粒径的斜长石矿物.其一为斜长石斑晶,常见熔蚀麻点,是岩浆上升、压力降低时发生熔蚀作用并在骤冷条件下形成的;其二斜长石微晶,半定向或杂乱分布于火山玻璃中,其中空骸晶结构表明斜长石微晶是在淬冷条件下迅速结晶形成的.斜长石斑晶具弱成分环带,斑晶边部的An值稍高或接近于斜长石微晶.微晶斜长石An值与岩浆喷出后的水深以及喷发位置距离岩浆主通道的远近存在一定联系.本区的斜长石斑晶形成温度明显低于冲绳海槽地区,而类似于东海陆架地区;斜长石微晶的结晶温度类似于冲绳海槽,表明两地区在岩浆喷出海底后淬火结晶的物理化学条件相似.结合同样品中橄榄石斑晶研究结果以及已有的地球物理学和岩石学方面的资料,可能反映了地幔柱快速上涌使早期部分熔融及结晶分异作用较弱,岩浆本身温度高提供了早期结晶形成的斑晶与寄主岩浆进一步充分反应的热量.计算的斜长石斑晶温度不能反映源区温度特征,后者应高于本文所计算的斜长石斑晶的结晶温度.  相似文献   
8.
晚白垩世以来沿阿尔金断裂带的阶段性走滑隆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年代学和沉积学特征表明,与印度板块约55MaBP以来沿喜马拉雅东、西构造结缝合带碰撞后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相对应,沿阿尔金断裂带阿尔金山地区亦发生阶段性走滑隆升,时间段大致为55~30MaBP、约20MaBP、约10MaBP和1~0.8MaBP.始新世-渐新世期间,阿尔金断裂大型左行走滑活动的发生,对中国西北大陆构造格架产生巨大的影响,不仅改造了古老的盆地和褶皱带,而且控制了新生代的走滑拉分盆地和两侧盆地的沉积速率,并对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和地壳物质东向蠕散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岩浆岩结构     
(二)分结结构 岩浆中两种主要矿物结晶时略有结晶先后,其结晶程度先者高于后者,统称为分结结构。 1.辉绿结构 先结晶自形程度高的斜长石交叉搭成格架,格架中充填着一个与斜长石相同粒度的它形辉石颗粒(图版Ⅰ—19)。 这种结构是岩浆在封闭平衡条件下,SiO_2含量在47—52%,Al_2O_3含量在18—20%  相似文献   
10.
沉积物粒度分析在阿尔金山隆升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山体隆升必然制约两侧盆地的沉积,这种约束体现在盆地的沉积响应上.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的阿尔金山,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自第三纪以来发生了多次隆升事件,其中以早更新世末的一次最为强烈.本次研究在阿尔金山山前红三旱一号剖面干柴沟组自下而上不同层位选取典型的沉积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薄片矿物鉴定和粒度分析,发现沉积区柴达木盆地的沉积环境和气候条件因受阿尔金山多期次隆升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其各方面的沉积特点受到物源区的控制.研究表明,始新世时(下干柴沟组)物源区阿尔金山相对于柴达木盆地没有发生明显的快速隆升,到渐新世(上干柴沟组)阿尔金山相对于柴达木盆地开始发生强烈的快速隆升,沉积区气候变得明显干旱.中新世到上新世(下、上油砂山和狮子沟组)红三旱地区整体处于抬升阶段,可能阿尔金山相对于沉积盆地区不具有明显的地形高差,到早更新世(七个泉组)阿尔金山开始发生急剧隆升,相对于柴达木盆地沉积区在地形上出现巨大的相对高差,这一隆升事件目前仍在持续.该研究也为青藏高原的多次隆升和气候环境变化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