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海洋学   2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三黄紫参油治疗压力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从 TCMSP数据库筛选三黄紫参油的活性成分及靶点,从GeneCards数据库获得压力性损伤的靶基因,将药物活性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相映射,获得交集靶点。利用 STRING 数据库在线构建交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用Potts-Guy模型预测药物经皮渗透性。利用 DAVID 6.8在线工具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三黄紫参油中有182个具有良好药物经皮渗透性的有效活性成分,通过29个靶点发挥对压力性损伤的治疗作用,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白细胞介素-6、胰岛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等29个靶基因在压力性损伤相关的142个生物学过程、25个细胞组分、38个分子功能和28条KEGG通路显著富集(P<0.01)。通过分析,这些靶基因与缺氧应答、炎症应答、细胞基本进程的调控有密切关系。结论:三黄紫参油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压力性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缺氧应答、炎症应答、调控细胞基本进程等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疑似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OVID-19 疑似病例48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温、心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评定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23/24),对照组为83.3%(20/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体温、心率、CRP、ESR、TNF-α、IL-6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西医常规疗法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COVID-19疑似病例临床疗效较佳,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