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4篇
海洋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研究具有分布时滞的Duffing型方程,利用重合度理论研究其周期解的存在性,得到该方程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所得结果推广和改进了相关文献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一类有脉冲影响的随机Nicholson果蝇模型,应用Lyapunov泛函、It■公式及某些不等式技巧给出了描述该模型方程的全局均方指数最终有界的充分性条件,并估计了指数收敛率和最终的一个界。进一步,给出了实例及仿真模拟,说明了本文所得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类S-分布时滞静态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鲁棒稳定性的问题。通过同胚映射理论、不等式技巧和构建合适的Lyapunov泛函,得到了全局指数鲁棒稳定性的一些易于验证的充分性条件,并给出了一个仿真实例来说明结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在原“北半球经纬度格点客观分析方法”工作的基础上,引进了卫星测风,飞机观测,浮标站观测,船舶地面观测等非常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试验。并增加了1000 hPa高度场和温度场的分析及四层湿度场的分析。并且对非常规观测资料在分析质量中的作用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上述几种非常规观测资料对客观分析要素场的质量提高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常规观测资料稀少的大西洋和太平洋地区的客观分析的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By using the data from observation on the Chinese research vessel Xiang Yang Hong No.5 and other sources during AMEX phase II, the kinetic energy budget and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opical storm Irma were analyzed.Irma formed on the ITCZ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During the formative stage of the storm, the SE trades and monsoon westerlies on both sides of the ITCZ strengthened, and more importantly, there was a strong divergent flow in upper troposphere. These contributed to the intensification of Irma. At the time when Irma formed, the Richardson number (Ri) in middle and lower troposphere was much smaller than that prior to and post the formation.When Irma intensified rapidly, the area-averaged kinetic energy in the general flow increased in the whole troposphere .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came from kinetic energy generation term, -[v.(?)(?)] .indicates that there existed a strong ageostrophic accetration. As to the generation term , the conversion of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 to kinet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一类非线性二阶常微分方程 (um+ 1(x) )″+(x- 1) p(x) u′(x) =0 ;x∈ (0 ,1],m>0 ,非平凡解的存在问题 ,用非线性算子方法证明了非平凡解的存在性以及惟一性。从而使W.OKRASINSKI发表于《数学分析与应用》的论文“一类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非平凡解”中的部分结果成为本文的 1个推论。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美、澳联合进行的澳大利亚季风试验(AMFX)第二阶段观测资料,对南半球热 带风暴Irma的发展,进行了环流背景和动能收支的分析。 Irma发生于南半球的ITCZ上,生成时的环流条件是ITCZ两侧偏东信风、偏西季风都在加强,尤其是对流层上部气流散开区移近,辐散强烈增加。同时,对流层下半部的R_1数出现最小值。 Irma迅速增加时,总动能增加主要来自制造项,说明这时有很强的非地转加速。而对制造的最大贡献者,是有效位能的释放。由此表明了内源和积云对流总体影响的重要性。 而Irma迅速增强时涡动能的增加,最重要的源是较小尺度运动或次网格尺度动能,主要贡献在对流层上部。少量的贡献来目区域平均气流动能的转换。因此,扰动的发展,从较大、较小两种尺度运动中都取得能量,但后者重要得多。制造项也有重要作用,但主要贡献在对流层下部。此外,扰动还向周围大气输出涡动动能,因此起着祸动动能制造并输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同时间有关的侧边界条件的有限区域原始方程谱模式。该模式单向地嵌套到一个低分辨率的模式上。预报变量水平场的谱表达式,通过采用修正后的双重傅里叶级数表示。用谱方法和格点法,积分一维线性平流方程,通过这两种方法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谱方法的结果,要比格点法好得多。这主要是由于用谱方法提高了水平导数的精确度,即用谱方法完全排除了在格点法中不可避免的计算上的离散和系统的相位误差。谱12 L-FLM变换中当格点取法与格点模式相同时,谱12 L-FLM的计算量虽比格点12 L-FLM计算量大20~30%,但谱方法的有效分辨率要比格点模式大1.5倍,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谱12 L-FLM的计算要比格点12 L-FLM更经济。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类时滞依赖状态下的广义Duffing型方程周期解的存在性,利用重合度理论得到了方程存在周期解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所得结果丰富和发展了现有文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