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静水中人工感染太平洋牡蛎,使其体内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浓度达到105 MPN/100g,然后放入紫外线循环系统中对其进行净化,研究贝水质量比(1∶3,1∶6,1∶10,1∶50)、水交换频率(1,3,5次/h)、温度(10,15,20,25℃)及净化层数(上层,中层,下层)等不同环境因子对牡蛎体内大肠杆菌净化的影响。在前6h大肠杆菌净化迅速,之后速度减慢,至36h时能净化2~3个对数值。不同环境因子的净化实验结果表明,当贝水比为1∶6,水交换律为3次/h,温度为15或25℃,净化层数为上层时净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12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利用化学参数法以及综合指数法(营养水平指数(E)和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评价了乳山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周年养殖区和秋季暂养育肥区的水质状况和营养状况。结果显示,2个养殖区总磷、总氮、无机磷、无机氮的含量变动范围分别为2.01~7.00μmol.L-1,11.38~75.45μmol.L-1,0.002~0.035mg.L-1,0.03~0.54mg.L-1;两地COD和叶绿素a的含量变动范围分别为1.03~3.41mg.L-1和0.68~42.17μg.L-1,季节差异较大。化学参数法的评价结果表明,乳山牡蛎养殖区春季水质状况最优,冬夏季次之,秋季稍差。由于养殖区内潮流畅通但水深较浅,水中的磷含量易受再悬浮颗粒的影响,E和NQI的评价结果并不吻合。牡蛎养殖对于养殖区叶绿素a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对氮、磷含量直接效用不显著,但长期养殖可能会造成氮、磷在海区底质中的积累,再悬浮的沉积物颗粒可能会增加水体中的氮磷含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对管角螺的捕捞强度加大,其自然资源大大减少。为进一步了解管角螺的遗传变异和群体结构状况,本文首次利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南方沿海管角螺5个地理群体(连云港、温州、台山、湛江、防城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2对AFLP引物组合对管角螺5个群体的150个个体进行扩增,共扩增出310个位点,多态位点277个,多态位点比例为89.35%,基因多态性分别为0.382 4、0.476 6、0.393 8、0.437 4和0.392 8,说明5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群体间及群体内遗传分化指数表明,管角螺5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而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UPGMA(非加权组对平均法)系统树分析表明,湛江和防城港群体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台山和温州群体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