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2篇
海洋学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周静亚  成秋影 《气象学报》1987,45(2):179-187
本文对夏季6—8月我国长江上游地区56次区域性持续暴雨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它们与夏季印度季风环流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给出暴雨期间印度—孟加拉湾地区的温压场和有关气象要素分布的平均形势,计算了暴雨日雨量与其前24h气象要素的相关系数,从而说明长江上游暴雨与印度季风环流系统的相关关系,并指出主要的季风环流影响系统和关键区。  相似文献   
2.
张元箴  成秋影 《海洋学报》1987,9(4):435-442
由1958—1977年北印度洋季风区海温资料和华北7个站平均月降水量资料的功率谱、凝聚谱、位相谱分析,并对资料的距平值作7个月周期的带通滤波后发现,1月份(或8月份)北印度洋季风区海温与中国北方(指华北地区)降水有较高的凝聚值和较好的反位相相关,为准半年的振荡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985年6—8月气象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计算了南半球澳高地面气压与我国近35个台站24小时降水量的凝聚谱、位相谱,发现在准一周(约五天)周期处两者存在反位相振荡。又通过澳高地面气压与北半球有关环流系统的凝聚谱、位相谱分析,发现澳大利亚冷空气爆发与北半球夏季低纬和中纬行星尺度系统存在短周期准一周(约五天)左右遥相关。并且,东亚沿岸从南到北七个站850百帕经向风速,与澳高地面气压在周期五天左右处,有较高的凝聚平方值,风速增强过程有北传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