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海洋学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解鲤科经济鱼类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胚胎及仔稚鱼发育特点,采用人工干法授精获得受精卵,在人工孵化及培育条件下观察了马口鱼胚胎发育及仔稚鱼的形态变化与生长特性。马口鱼成熟卵及受精卵均呈圆形、沉性,卵径分别为1.00—1.20mm及1.4—1.6mm。在26—28oC水温下,胚胎发育历时37h,历经了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发生期、心跳期和孵出期等阶段,所需积温为968.95oC·h。初孵仔鱼全长3.74±0.04mm。在26—28oC水温下,仔鱼孵后12h,胸鳍原基形成;孵后48h,肠道形成;孵后84h,一鳔室形成;孵后96h,多数开始平游;孵后108h,卵黄囊消失,早期仔鱼发育至后期仔鱼,营外源性营养;孵后14d,两鳔室形成;孵后17d,全长12.46±0.76mm,各鳍发育完整,鳞片开始出现,进入稚鱼期;孵后23d,全长达17.09±1.08mm,外部形态特征与成鱼相近。马口鱼仔稚鱼生长方程显示异速生长特性。本研究积累了马口鱼早期生活史资料,为马口鱼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