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气田巴什基奇克组埋藏深度主要为6 000~8 500m,岩石致密,为典型的超深致密砂岩储层。应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和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离心等实验资料,研究其储层岩石学和孔隙结构特征,并从构造、沉积、成岩等地质角度入手,探讨影响孔隙结构的因素。结果表明,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中等;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粒内溶孔、粒间溶孔次之,存在微裂隙,孔隙结构复杂,属于裂缝-孔隙型致密砂岩储层;根据离心前后核磁共振T_2谱图(T_e=0.2ms)形态对比特征及束缚水饱和度的不同,可将储层分为3类,Ⅰ类储层占样品数的35%,为大孔隙占优,离心后束缚水饱和度约为25%;Ⅱ类储层占样品数的20%,大、小孔隙相当,离心后束缚水饱和度约为45%;Ⅲ类储层占样品数的45%,以小孔隙为主,束缚水饱和度平均高达50%;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沉积作用是影响孔隙结构的先决条件,而后期的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侧向挤压应力和微裂隙则是孔隙结构复杂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香港巨牡蛎(Magallana hongkongensis,旧称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是我国华南沿海重要的经济贝类,但频发的养殖病害严重制约了香港巨牡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类重要的调控因子,microRNA(miRNA)能够对其靶基因进行转录后调控从而参与海洋动物各类生命活动过程。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建立了副溶血弧菌不同诱导时间下的香港巨牡蛎鳃组织miRNA文库,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挖掘与免疫调控有关的miRNA,共获得了453个已知miRNA和222个新miRNA,通过进一步筛选空白对照组/12 h病原注射组、空白对照组/24 h病原注射组、12 h病原注射组/24 h病原注射组特有的miRNA,发现多个在不同比较组间差异表达的或具有高表达水平的miRNA。其中miR 10、miR 23、miR 92、miR 100、miR 125、miR 144、miR 145、miR 146、miR 335、miR 750等已被证实参与了多种海洋动物的免疫调控过程。对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iR 411 5p、miR 4454 5p、novel m0159 3p、novel m0187 3p的靶基因涉及免疫相关通路。分析结果表明上述miRNA可能在香港巨牡蛎免疫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必要对其开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气田巴什基奇克组埋藏深度主要为6000~8500m,岩石致密,为典型的超深致密砂岩储层。应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和 恒 速 压 汞、核 磁 共 振、离心等实验资料,研 究其储层岩石学和孔隙结构特征,并从构造、沉积、成岩等地质角度入手,探讨影响孔隙 结 构 的 因 素。结 果 表 明,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中等;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粒内溶孔、粒间溶孔次之,存在微裂隙,孔隙结构复杂,属于裂缝-孔隙型致密砂岩储层;根据离心前后核磁共振 T2 谱图(Te=0.2ms)形态对比特征及束缚水饱和度的不同,可将储层分为3类,Ⅰ类储层占样品数的35%,为大孔隙占优,离心后束缚水饱和度约为25%;Ⅱ类储层占样品数的20%,大、小孔隙相当,离心后束缚水饱和度约为45%;Ⅲ类储层占样品数的45%,以小孔隙为主,束缚水饱和度平均高达50%;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沉积作用是影响孔隙结构的先决条件,而后期的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侧向挤压应力和微裂隙则是孔
隙结构复杂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王翠丽  曹明明 《地下水》2012,(2):183-185
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可反映某个区域的土壤侵蚀状况,也是水土保持研究的内容之一。通过运用遥感影像得出榆阳区土壤侵蚀分级图,并根据公式得出土壤侵蚀严重指数。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水田、平缓旱地、坡耕地、林地、草地、水体、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在土壤侵蚀强度评价中所占权重。通过对2005-2008年榆阳区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值的分析得出榆阳区土壤侵蚀有所好转,为今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土地开发整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库车前陆盆地克拉苏构造带博孜—大北地区超深层是塔里木油田目前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评价天然气资源量超万亿方。基于岩心、薄片、分析化验、测井及生产资料,对博孜—大北地区的油气源、储层、盖层特征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了该地区油气输导与充注特征,深入分析了博孜—大北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聚集过程,明确了博孜—大北万亿方大气区的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油气成藏具有“早期聚油,晚期聚气,超压充注,垂向输导、高效聚集”的总体特征。“早期浅埋、晚期快速深埋”使烃源岩具备持续生烃能力;良好的储、盖配置关系和断裂体系的垂向输导为油气的运聚提供了先决条件。成熟-过成熟的烃源岩,平面成排成带、垂向叠置分布的圈闭群,优质储层相带以及巨厚膏盐岩盖层在博孜—大北地区有效叠合,形成高丰度、超高压的大气藏群。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带的高温热事件与储层成岩作用的关系,以泥底辟带的形成、演化特征为切入点,通过薄片、探针、流体组分及包裹体等资料寻找泥底辟带与底辟事件相关热流体活动存在的依据,总结分析了其形成期次,研究了与热流体活动有关的主要成岩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泥底辟带储层中存在高温矿物组合,地层水中的钙、镁离子质量浓度和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均高于非泥底辟带;包裹体测试古地温高于现今温度,古地温的分布及其中的流体成分显示热液活动具有期次性;泥底辟带较非泥底辟带,地层水中二氧化碳溶蚀长石、碳酸盐等物质生成的K+、Ca2+和HCO-3质量浓度高;长石溶孔、粒间溶孔和铸模孔等次生孔隙发育,占总孔隙比例较高,溶蚀作用较强;泥底辟带储层中的碳酸盐岩胶结物体积分数高,胶结作用相对发育;泥底辟带主要存在3期热流体活动,与之有关的影响储层质量的成岩作用主要有溶蚀作用和胶结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