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2013年6月-2014年6月对青岛岩礁潮间带鼠尾藻、孔石莼、蜈蚣藻附植小型底栖生物进行了连续13个月的逐月采样,对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生物量、生产量、类群组成及其季节动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小型底栖生物16个类群。鼠尾藻附植小型底栖生物的年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7×103 ind·g-1 dwt algae·a-1和56×103μg·g-1 dwt algae·a-1。孔石莼附植小型底栖生物的年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103 ind·g-1 dwt algae·a-1和8×103μg·g-1 dwt algae·a-1。蜈蚣藻附植小型底栖生物的年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103 ind·g-1 dwt algae·a-1和16×103μg·g-1 dwt algae·a-1。三种藻类附植小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和生物量的高低依次为:鼠尾藻蜈蚣藻孔石莼。附植小型底栖生物及其主要类群的丰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鼠尾藻、孔石莼附植小型底栖生物丰度与海水温度和盐度显著相关。附植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还可能与藻类生长周期关系密切,三种藻类附植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的最高值均出现在藻类的快速生长期之前。三种藻类附植小型底栖生物群落差异显著,鼠尾藻上线虫为最优势类群,孔石莼和蜈蚣藻上底栖桡足类为最优势类群。藻类形态和藻类生活周期是影响附植小型底栖生物类群组成、丰度和生物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