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洋山港建设过程中,通过围填海将小洋山岛、镬盖塘岛、蒋公柱岛、小岩礁岛、大指头岛、沈家湾岛、中门堂岛等十余个岛屿组成新的"小洋山岛",其海岸多为人工海岸,选择码头、人工石岸和滩涂等不同类型的典型人工海岸,分析小洋山岛人工海岸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特征,探讨洋山港建设对小洋山岛潮闻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24种,其中软体动物15种、节肢动物5种、苔藓动物2种、环节动物2种,种类组成以广布种为主,部分为河口低盐种。3种不同的人工海岸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和优势种不同,码头柱桩共采集到9种、人工石岸潮间带共采集到13种、滩涂潮间带共采集到7种。码头的优势种为网纹藤壶(Y=0.79)、近江牡蛎(Y=0.16)、齿纹蜓螺(Y=0.05);人工石岸的优势种为齿纹蜓螺(Y=0.43)、僧帽牡蛎(Y=0.11)、近江牡蛎(Y=0.06)、粗糙滨螺(Y=0.09);滩涂的优势种为囊螺(Y=0.43)、光滑河蓝蛤(Y=0.36)、海瓜子(Y=0.14)、单齿围沙蚕(Y=0.03)。不同人工海岸生物量和密度也有差异,其中码头柱桩生物量为(1977.04士281.87)g/m~2,密度为(6333.3士1495.49)个/m~2;人工石岸生物量为(1556.03士752.99)g/m~2,密度为(2566.63士772.94)ind/m~2;滩涂潮间带生物量为(1129.16土219.86)g/m~2,密度为(2166.67士549.47)ind/m~2。人工石岸断面能维持更高的多样性,而码头柱桩的群落结构在3个断面之中最简单、最不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