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5篇
海洋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系统评价眼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眼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3月20日。应用Cochrane手册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1205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眼针联合其他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在总有效率[OR=4.34,95% CI(2.92,6.44),Z=7.29(P<0.00001)]、痊愈率[OR=2.14,95% CI(1.52,2.99),Z=4.41(P<0.0001)]、洼田饮水试验评分[MD=-0.85,95% CI(-1.26,-0.43),Z=4.00(P<0.0001)]、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MD=2.33,95% CI(0.83,3.83),Z=3.05(P=0.002)]、标准吞咽功能量表评分[MD=-10.70,95% CI(-15.56,-5.84),Z=4.32(P<0.000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眼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可靠且相对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风痰入络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风痰入络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耳穴压豆干预,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干预前后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的变化,以及干预期间吸入性肺炎、误吸等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7%(29/30),对照组为86.7%(26/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SSA评分、SWAL-QOL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性肺炎、误吸等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为10.00%(3/30),对照组为23.33%(7/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提高风痰入络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护理知信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医护理知信行问卷对临床4所中医医院的864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知识维度得分(27.35±4.824)分,态度维度得分(22.28±3.394)分,行为维度得分(28.81±7.211)分。医院级别、编制、工作年限、工作科室对中医护理知识得分有影响;医院级别及工作年限对中医护理态度得分有影响;医院级别、编制、工作年限及工作科室对中医护理行为得分有影响。结论:中医护理知识、态度、行为水平尚可,但仍有待提升,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以促进中医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积极心理学探讨《了凡四训》国学文化对本科护生抑郁情绪、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将符合纳入要求的护生144 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名。对照组予以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了凡四训》国学文化干预,时间均为8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幸福感指数量表(IWB)积分对干预前及干预第2、4、6、8周后的抑郁情绪及幸福感进行评估,并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IWB积分、团队满意度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了凡四训》国学文化干预活动可改善本科护生的抑郁情绪,提升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近15年中医药干预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CIPN)的现状,揭示研究热点与前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四大数据库自2006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15日发表的与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主题相关的文献,运用CiteSpace5.8.R3 软件绘制图谱并解读。结果:共纳入388篇文献,发文整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娄彦妮;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新中医》;分别形成以娄彦妮、孙一予、姚丽秋为核心的3个研究团队;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且形成以广州中医药大学及其第一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代表的一系列机构较为显著的合作群;该领域主要研究热点为中医药干预CIPN临床疗效观察、中医理论研究与改善免疫功能方面的研究。结论:作者及机构间研究合作较少;建议加强地区间机构间合作;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CIPN的中医药防治策略、中医干预方法对机体免疫功能指标等影响的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