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海洋学   2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五讲 船舶运动性能是优选航线的重要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面已经谈到,海洋水文气象条件是航行安全和经济航运的重要保证。在海洋环境中,船会遇到风、浪、流引起的阻力,也会发生遥摆砰击,结果往往导致航行失速、结构损伤,甚至造成严重的海难。而且,不同类型的船,即使在相同的海况条件下,呈现的运动状态也很不相同,所以在优选航线过程中不能忽视船舶本身的运动性能。 船的摇摆和砰击 船的摇摆包含6个方面的自由度: 1.横摇──围绕船的纵轴(由船头至船尾方向)所作的运动; 2.纵摇──围绕船的横轴所作的运动; 3.垂荡──船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 4.偏航──船体围绕垂直轴向的运动; 5.横飘──船体侧向运动。 6.前冲──船体纵向运动。 船的摇摆运动可用波动定律来描述,类似复合摆的运动,由简谐分析求得横摇和纵摇的  相似文献   
2.
船舶在波浪中航行失速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船舶在波浪中航行失速的问题,提出一个应用较普遍的非线性失速公式,验证结果较好,可作为船舶实际操作和航线规划设计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最佳航线服务是根据船舶性能和载货特点,利用航行过程中的海洋水文气象资料,选择航时最短、消耗最低、损失最小和经济效益最高的最佳航线和最佳船速的一种航海术。所以,这种服务工作的实质就是优选航线与跟踪导航。 选择最佳航线是服务过程中所要解决的最困难和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由于影响船舶航行的海洋环境因素较多,它们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变化也很复杂,所以航线分析人员必须掌握大量的天气和海况资料,并能较准确地预报出短、中、长期的天气变化过程,首先要作出三天的天气预报和五天的天气展望。根据预报和展望推断当时出现的天气类型,结合所获得的  相似文献   
4.
解放前,我国海洋环境预报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1965年以前,沿海气象台站开展了一些近海海洋气象预报,当时的海浪预报仅是海上风预报的副产品,即根据浦氏风级、浪级对照表查算出来的。开展得比较早的海洋预报项目要算潮汐预报,但也仅限于几个主要港口。1965年以后,海洋预报任务主要由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前为总台)和青岛、上海、广州三个海洋预报区台(前为中心站)承担,各项预报业务得到进一步开展和扩充。军事部门和国家气象局系统的沿海台站也在海洋气象预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在我们不但能做渤、黄、东和南海的海洋预报,而且许多项目的预报范围已经延伸到西北太平洋或者更远一些。预报项目日益增加,预报时效也在延长,不少项目已能做到长、中、短期预报结合。预报方法也逐渐多样化、经验外推、数理统计和动力数值方法在预报业务上得到广泛应用。下面就几个主要项目谈谈预报业务开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一、任务和条件 1989~1990年度的第六次南极考察工作是围绕一船两站进行的。任务规定极地号船载人和物资由青岛港出发,横越太平洋至智利瓦尔帕来索港,再沿智利内水道南下,穿越德雷克海峡到达长城站;在那里完成长城站补给和局部地区调查任务后,直驶中山站,卸下最后一批建站物资;然后返航,经澳大利亚西部海域、南海、东海和黄海,再回到青岛港。诚然,极地号船去长城站和中山站均不是首次,从我国出发去长城站已有两个航次的经验,而径直去中山站则是第五次南极考察的任务,它基本上围着澳大利亚东、西海岸转了一圈。第六次考察任务有别于前几次,航线也更加复杂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长城站至中山站的一段,对我国船舶来说,是从未驶过的航线。而这段航线却要经过开阔的、多风暴活动及流冰的南大洋。该航区内又全无可供避风的港口,国际往来船舶极少。所以,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航海实践中最关注的问题是航行安全和航运效率的提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优选航线。所以优选航线的概念并不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的新东西,但它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了整个航海历史阶段。从古代起,航海家就以各种基于水文气象观测的参考资料给出关于选择安全、经济航线的各种咨询。美国邮政局局长弗兰克林还在17世纪就指出了,不熟悉北美海岸附近海流状况的英国海员从朴次茅斯港运邮件到纽约比在横渡大洋过程中利  相似文献   
7.
气象导航业务部门常遇到跨洋拖曳船坞、浮式起重机、海上浮动车间、钻井平台以及小吨位船舶等服务项目。这些浮体有的缺乏自航能力,有的虽有自航能力,但航速很低,继航能力也很差,不得不借助拖轮来实施航渡。在拖曳过程中,整个船队航速很慢,而跨洋航行距离极远,因而总的航行时间相当长。船队在这样漫长的航线上长时间航行,往往避不开一系列不良天气条件的袭击,从而给船队造成许多困难,有时会迫使它们滞航,甚至发生海损。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模拟海洋环境要素时、空变化的情况下,计算横越北太平洋的船舶最佳航线。结果表明,最佳航线和海洋环境要素的分布及变化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强温带气旋活动对最佳航线选择影响更为显著。最佳航线计算精度取决于天气及海况预报时效的长短,原则上是预报时效越长,航线优化效果越好。考虑当前天气预报和海况预报的技术水平,以5天预报加气候平均为基础,按递推方式不断计算最佳航线,可望接近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台风及其生成的巨浪是严重的海洋灾害现象,历史受到人们的关注。台风浪场的预报方法大体上有三类,一是以天气学为基础的经验方法;二是统计预报方法;三是基于流体力学的数值预报方法。目前,我国在海浪预报业务中仍以天气学预报方法为主,统计和数值预报方法只起辅助作用。然而,天气学方法往往受到个人经验和手工操作的限制,不但工作效率不高,而且预报效果也受到明显影响。建立台风浪场智能数据库系统,是实现预报业务客观化、  相似文献   
10.
浩瀚的海洋,占据了将近四分之三的地球表面,历来是人类的重要通途。千百年来的航海实践表明,海洋环境状况在航海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远在帆船时代,海上天气往往起着决定性的、甚至是不可抗拒的作用,人们视航海为一种冒险事业。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造船工业的现代化,船体和设备朝着大型、坚固、高速、精密、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了,航海安全和经济效率也大幅度地获得提高。那么,在现代航运事业中,海洋环境条件是否就可以忽略不计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实践证明,恶劣的海洋天气和海况仍然会造成现代商船的严重海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大型现代化船舶也难幸免。海上船舶沉没事件几乎每年都有,一般船损和货损则更是屡见不鲜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