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舟山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Ⅰ.种类组成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1981年4月~1984年12月对舟山海区沿岸潮间带调查的结果。已鉴定藻类51种,动物224种。区系性质以我国沿海广温性分布种和亚热带种占绝对优势。区系的暖水性质自近岸向外海明显增强,这与台湾暖流对本区的影响有关。绝大多数亚热带广分布种的北界不超过长江口。种类的水平分布与底质、盐度、海岸开敞程度和海流有关,垂直分布与潮汐和海岸开敞程度有关。据水文、地貌及生物学特征,舟山潮间带可分为近岸区、近外海区和外海区三个生态区。  相似文献   
2.
作者等曾于1978—1980年在西湖进行过治理前浮游动物的调查研究。从1981年开始,有关部门对污染严重的西湖水体进行了全面的综合治理。其主要措施有:整修湖岸,制止陆地的污物、尘土随雨水流入湖中;截污、环湖埋设近10公里的污水截流管道,使沿湖的生产和生活污水不再排入西湖;疏浚、清除湖底污泥五万立方米,增大蓄水量两倍多;打捞湖面废弃物,平均每天打捞废弃物200余公斤,减少了污物的沉积;改用直流电机游船,代替柴油机动游船,防止油垢污染;引流,从钱塘江引2000万吨清水入湖。由于采取上述治理措施,特别是引流的结果,近年来已逐渐降低了西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治理后,西湖浮游动物有何变化,亦是各方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此,作者于1984年1—12月再度进行了西湖浮游动物的调查。按钱塘江水流入湖后的水路方向,布设了四个采样点,即小南湖和西里湖点(进水区)、湖中心点(敞水区)和少年宫点(出水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