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海洋溶解有机碳——从采样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探讨了溶解有机碳(DOC)样品的采集与分析过程中的条件,以期发展DOC从采样到分析较为标准化(Robust)的方法步骤.影响DOC分析结果的关键有:采样过程中的样品瓶、垫片、滤膜、滤芯的选择及预处理,重力过滤,洁净台操作以及样品分析过程中仪器空白的确定.2001年5月和2002年11月两个航次在南海北部陆架上同一站位得到的DOC数据结果显示,夏季表层DOC浓度比冬季高10μmol/L,随深度增加DOC快速下降,50 m以下DOC下降较为缓慢,冬、夏两季DOC分布特征基本相同.同一水样用不同方法(GF/F过滤采样方法与走航式滤芯过滤采样方法)所得到的DOC浓度的几次比对结果如下:盐度1.14,走航采样方法为(493±14)μmol/L(n=3),GF/F方法为(478±7)μmol/L(n=3);盐度20,走航采样方法为(112±2)μmol/L(n=3),GF/F方法为(123±2.6)μmol/L(n=3);盐度33.9,走航采样方法为(102±0.7)μmol/L(n=3),GF/F方法为(93±1.5)μmol/L(n=3).结果表明,不论是在高盐度还是低盐度区域,两种方法结果基本相符,走航式采样过滤、方法可以应用于河口DOC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海气CO2通量的溶解无机碳δ^13C值示踪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是地球表面上碳的重要贮存库,是全球碳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国际上研究海气间CO2交换调控机制的工作长期以来倍受关注.文章简要阐述海气CO2通量研究概况和对海水溶解无机碳δ13CDIC指标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基础上,综述海气CO2通量的溶解无机碳稳定同位素示踪研究进展,并对该方法存在问题和研究发展趋势作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国区域碳循环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中国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区域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而中国边缘海系统碳循环研究相对薄弱。简要回顾中国碳循环(以现代过程的描述为主)的研究动态,重点阐述中国边缘海碳循环研究概况及CO2的海-气交换、有机碳循环、颗粒有机碳的输出、河流的输运等海洋碳循环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在汇总补充及数据更新的基础上勾画了中国区域碳循环框架。我们认为,中国的区域碳循环过程尚有诸多未知量和不确定性,缺乏把陆、海、气作为一个系统的综合研究,海洋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尤其需要加强。中国边缘海的碳循环研究应当围绕CO2的汇源过程这一碳循环的中心问题,深入开展边缘海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及其与大气CO2的耦合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海气CO2通量与涡动相关法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中明  戴民汉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10):1046-1057
海气CO2交换速率及通量的测定、估算是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测定、估算海气CO2交换速率及通量有多种方法,但都有其局限性,准确定量海气碳通量的大小仍是碳循环研究的热点问题。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海气界面分压差法需要通过间接手段测定海气交换速率,交换速率和风速的关系基于经验公式,不确定性较大;而涡动相关法(eddy covariance / eddy correlation)是一种直接测量方法,理论上不需要任何经验参数,在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CO2海气交换速率及通量的测定、估算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方法的原理、应用、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着重介绍了涡动相关法测量CO2通量的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对传统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发展前景等,对未来海气CO2交换速率及通量研究发展趋势和研究方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