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天文学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天体摄影与其它行业一样,同样难逃数码潮流的冲击,对于大多传统发烧友,起初都会对数码相机有不屑一顾的抵触心理。是啊,一些发烧高手用手中传统机械相机,经多少年才练就一手好功夫,如今用数码相机的初级爱好者都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同样的天体照片,怎能让传统爱好者接受!  相似文献   
2.
记得在2000年本栏目的一篇《发烧之路千万条又何必追求一步到位》的文章曾在爱好者中引起较大反响。是啊!从一名初级爱好者到一名高手之路,也是一条器材日趋完善之路。在这条路上初级爱好者在选择器材时几乎可说都要经受到身心的磨砺。冲动者见到什么买什么,结果落得鸡肋一堆,器材不少,满意的没有一件,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过于沉稳者强忍着内心的煎熬,拼命攒钱准备一步到位购高档组合。可等原计划高档组合的钱攒够,市场上又出现了更高档的型号,心里又有更高的向往,继续煎熬。数年后仍是“抬肉眼仰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望远镜的倍率曾是初入门者的追求目标,现在除地道的门外汉,连初级爱好者都不再究其倍率高低。但随后大口径短焦距又成了追求的方向,本人认为这是继追求高倍率后又一误区。大口径短焦距能获得相对较短的镜身,操作携带便捷,还有收集天空范围大、亮度高、适合拍摄暗弱天体等优势,但焦比绝对是有极限的。就拿广泛应用的K9与ZF1玻璃双复合折射镜来说,  相似文献   
4.
双筒望远镜以其低廉的价位,方便的携带操作,越来越受爱好者喜爱。近年来国产双筒镜品牌型号越来越多,品质越来越高,但对天体观测,价格太低的产品绝对不行,即使正牌产品也并不都适合天体观测,所以选择双筒镜时,在选择正品的同时,还要了解些双筒镜的基本特性。本人手中有~具天狼新推出的7×50TD双筒镜,感觉很适合天体观测,因是样机,参数没有收集全,所以谈不上评测,只是谈些感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产精品器材的不断涌现,使发烧友看到了国产器材的希望。虽然国产精品器材价位比进口同类产品低1/3以上,有着极高的性价比,但对于“两袖清风”的学生爱好者来说,仍存在着购买力的问题,买低价格小口径又当心升级时闲置,无法处理。经市场调查80mm口径的镜子,以其成熟的光路、低廉的价位在  相似文献   
6.
道布森机架以其稳固、操作简便的特性赢得很多爱好者的欢迎,制作好的道布森机架一般主镜都可稳稳静止在任何角度,但如在目镜端加装相机,其结构将失去平衡,主镜无法静止在所需角度。  相似文献   
7.
初入门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具口径大、功能多的天文望远镜,但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口径大功能完整的器材利用率并不高,最大的原因是携带操作问题,最烦心的是等你汗流泱背地扛上山,还没等组装校对好,天阴了,甚至下雨了!这时谁都会想到便捷的双筒望远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