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天文学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NASA红外望远镜 在CFHT(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的建设获得成功之后,杰弗里斯(Jefferies),这位莫纳克亚的设计师变得愈加的雄心勃郝,尽管目前山上只有两架中等口径的望远镜,但是在这位大胆科学家的眼中,这里已经是世界天文学观测的中心了。  相似文献   
2.
初光时刻 经常关注天文仪器建设的同好一定会知道这样一个词,叫做“First Light”,直译就是第一缕光线的意思,而天文学家常把它翻译为“初光”,意思是一架望远镜已经完成了建设,可以开始工作了。  相似文献   
3.
业余天文的发展 在1930-1940年间,岛上越来越多的天文爱好者感到他们需要一定的组织并且渴望得到更多适合于夏威夷的天文学信息。前文提到过的布莱恩在1955年自办了一份叫做《夏威夷岛上的群星》(Stars Over Hawaii)的小刊物,满足了众多爱好者的渴望,  相似文献   
4.
本文的主要内容来自夏威夷大学Waiter Sfeiger教授所写的“Origins of Astronomyin Hawai‘i’”一文,结合部分资料加以润色,文章的翻译得到了Walter Sfeiger教授的许可,在这里特别向这位为夏威夷岛上天文学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前辈表示我的感谢和敬意。  相似文献   
5.
毛主席诗云:“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主席的诗一贯很有气势,第一句,“日行八万里”,很普通的一个地球自转现象经这么一说,就显得惊天动地。但第二句就有问题了,在汉语中,千、万这样的数字常用来虚指数量极多,可能在主席的眼里,一千河已经是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了,像银河这样巨大的恒星系统,其尺度已经很难让人想象了,更何况是“一千”河。  相似文献   
6.
焦点:莫纳克亚 历史告诉我们,在一个天文台的发展、一个天文观测中心的形成过程中,往往可以看到几位卓越天文学家交织在一起的命运,看到他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身影。在夏威夷岛上现代天文台生根发芽的故事里,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沃尔特·斯德格显然是一位探路先驱: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沃尔特就深深爱上了夏威夷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