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海相三角洲砂岩是下印度河盆地重要的油气储集类型和油气勘探目标。以M区块为例,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开展了受水流和波浪作用的海相三角洲沉积特征研究,并总结了适合该区的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表明:研究区三角洲识别出4个亚相,包含三角洲平原亚相、内前缘亚相、外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面积大,平面上呈现向海凸出的半圆形或朵叶轮廓,内前缘亚相靠岸地带三角洲呈建设性,以水下分流河道砂岩为骨架砂体,而外前缘亚相末端指状砂体受到波浪和潮汐作用的冲刷改造,形成大面积分布、独具特色的席状砂体;最后指出了三角洲不同相带砂体与油气分布的关系,为油气勘探部署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印度河盆地N气田A砂层为海相三角洲前缘储集层,储层薄,相变快,预测难度大。针对该特点,综合测井及试油成果进行了地层划分对比,充分利用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高的优势,采用地层切片技术精细刻画了砂体的展布形态,在测井相分析基础上总结出该区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结合构造形态准确刻画出该区气藏规模,为气田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传统地震切片技术(时间切片、层切片、地层切片、真地层切片)在构造分析、地震沉积、油气检测等方面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复杂地质情况下往往会出现穿时现象,同时对于人工解释地震切片,存在耗时耗力且地震解释精度低的缺陷。针对目前传统地震切片技术的缺陷与不足,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在优化模型基础上拾取全局性地震切片的方法。先根据地震数据创建规则网格,再利用规则网格中采样点处的波形相似性和距离建立链结,并赋予其链结全局位置值,最后通过成本函数最小化(即调整链结结构)优化模型,并在其基础上拾取全局性地震切片。应用该方法建立了复杂地质情况(丘形反射体、断层、海底扇)的模型并拾取其全局性地震切片,同时结合地震地质特征分析了海底扇的构造变化和砂体展布特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印度河盆地N气田A砂层为海相三角洲前缘储集层,储层薄,相变快,预测难度大。针对该特点,综合测井及试油成果进行了地层划分对比,充分利用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高的优势,采用地层切片技术精细刻画了砂体的展布形态,在测井相分析基础上总结出该区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结合构造形态准确刻画出该区气藏规模,为气田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岩心、测井、地震及区域地质背景资料,综合矿物岩石学、沉积构造、测井相及地震相等各类相标志,巴基斯坦下印度河盆地K油田白垩系上砂岩组为典型的开阔海岸相的沿岸砂坝沉积,其相标志包括:储层以高成熟度的石英砂岩为主,含有海绿石、鲕海绿石等海相指示矿物,呈分散状分布;发育平行-低角度交错层理或块状层理及潮汐层理类型,岩心中见丰富的生物介壳,具有大量的生物潜穴和强烈的生物扰动现象;测井相多呈漏斗型或箱型,以反旋回为主;地震相以平行-亚平行席状为主;陆棚风暴沉积与之伴生。分析认为,沿岸砂坝平面上多呈条带状平行于海岸线分布,纵向上多期沿岸砂坝叠置,砂体连通性好,构成该油田最为重要的有利储集层。但砂体内部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特征,据此进一步划分为坝中、坝缘及坝间沉积微相类型,其中,坝中微相以细-中砂岩为主,孔隙类型包括原生粒间孔、铸模孔和次生加大孔,孔、渗性较高,储层物性良好;坝缘微相以细砂岩和粉砂质砂岩为主,孔隙多被胶结物充填,储层物性中等;坝间微相以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为主,孔隙类型以微孔隙为主,储集性能差。不同微相类型的砂岩相互叠置形成砂坝复合体,加剧了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和层间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6.
传统地震切片技术(时间切片、层切片、地层切片、真地层切片)在构造分析、地震沉积、油气检测等方面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复杂地质情况下往往会出现穿时现象,同时对于人工解释地震切片,存在耗时耗力且地震解释精度低的缺陷。针对目前传统地震切片技术的缺陷与不足,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在优化模型基础上拾取全局性地震切片的方法。先根据地震数据创建规则网格,再利用规则网格中采样点处的波形相似性和距离建立链结,并赋予其链结全局位置值,最后通过成本函数最小化(即调整链结结构)优化模型,并在其基础上拾取全局性地震切片。应用该方法建立了复杂地质情况(丘形反射体、断层、海底扇)的模型并拾取其全局性地震切片,同时结合地震地质特征分析了海底扇的构造变化和砂体展布特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