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香蕉(Musa AAA)组织培养繁殖后代中,选育出特长果指香蕉新品系“93-1”,主要特点为植株表现中矮秆(216 cm),茎粗中等(67.1 cm),苗期叶色浓绿,叶形椭圆形,叶形比(长/宽)1.91,叶尖急尖,叶基凹陷呈耳垂状;果穗7~12梳,平均8.07梳/穗,穗长81.6 cm,单穗重22.8 kg,单果重213.5 g,果指数123.4条/穗,果指特长(25.8 c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8%;全生育期321d(春植)至368 d(夏植),约44片叶。“93-1”适宜在广东雷州半岛及海南岛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龙眼短枝扦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种生长素对龙眼插条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龙眼插条不定根由愈伤组织分化而成,IBA 能促进插条的愈伤组织发生,2.4-D 对插条叶片的保持效果最好,龙眼扦插的难点在于生根过程的后期阶段  相似文献   
3.
以粉蕉的吸芽为试材 ,进行了离体快速繁殖研究 ,结果表明 :以改良MS +BA4 .0mg/L(单位下同 ) +AD5.0 +NAA0 .1作诱导培养基 ,外植体褐变率低 ,芽的诱导率高 ,且芽的生长良好 ;以改良MS +BA3- 6 +NAA0 .1为继代培养基 ,可以获得较高的不定芽增殖率 ,在增殖过程中 ,给予一定的低温处理和变化调整BA的用量 ,可以保持较高的增殖率 (2 .6倍以上 ) ,而且芽的长势好 ;生根培养以 1/ 2MS +IBA1.0 +NAA0 .2 +AC1为宜。  相似文献   
4.
以粉蕉的吸芽为试材,进行了离体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以改良MS BA4.0mg/L(单位下同) AD5.0 NAA0.1作诱导培养基,外植体褐变率低,芽的诱导率高,且芽的生长良好;以改良MS BA3-6 NAA0.1为继代培养基,可以获得较高的不定芽增殖率,在增殖过程中,给予一定的低温处理和变化调整BA的用量,可以保持较高的增殖率(2.6倍以上),而且芽的长势好;生根培养以1/2MS IBA1.0 NAA0.2 ACl为宜。  相似文献   
5.
从香蕉(Musa AAA)组织培养繁殖后代中,选育出特长果指香蕉新品系“93-1”,主要特点为植株表现中矮秆(216cm),茎粗中等(67.1cm),苗期叶色浓绿,叶形椭圆形,叶形比(长/宽)1.91,叶尖急尖,叶基凹陷呈耳垂状;果穗7-12梳,平均8.07梳/穗,穗长81.6cm,单穗重22.8kg,单果重213.5g,果指数123.4条/穗,果指特长(25+8c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8%;全生育期321d(春植)至368d(夏植),约44片叶。“93—1”适宜在广东雷州半岛及海南岛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6.
对广东目前推广的 4个香蕉良种以及粉蕉和大蕉进行切片显微观察 ,并结合低温处理的电导率测定 ,结果表明 ,香蕉叶片组织细胞结构紧密度 (CTR值 )与品种的耐寒性密切相关 ,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可作为香蕉耐寒性的鉴定指标。供试品种耐寒力强弱依次为粉蕉、大蕉、威廉斯 (8818)、“巴西”、“93- 1”、广东二号 (6 3- 1)。  相似文献   
7.
香蕉叶片组织细胞结构特性与耐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广东目前推广的4个香蕉良种以及粉蕉和大蕉进行切片显微观察,并结合低温处理的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香蕉叶片组织细胞结构紧密度(CTR值)与品种的耐寒性密切相关,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作为香蕉耐寒性的鉴定指标,供试品种耐寒力强弱依次为粉蕉、大蕉、威廉斯(8818)、“巴西”、“93-1”、广东二号(63-1)。  相似文献   
8.
为选育出果实品质优良的菠萝蜜株系,对6个特色菠萝蜜株系(E2、E5、E6、E7、E9、E10)的果实品质指标进行分析,并依据主要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判,评价各株系品质优劣。结果表明:株系E2、E5、E6、E7总体外观品质各有优势;株系E6有机酸、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株系(p值<0.01),糖分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也处于较高水平;其次为株系E5,除了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偏低外,其糖分、有机酸和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均较高;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株系E6和E5属于果实品质较好的株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