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董家河矿区位于加里东—印支褶皱带的西北边缘,江南地轴中段"辰溪—安江坳陷"的北东部,是古生代的坳陷区,下古生界震旦系不整合或假整合于板溪群之上。区内褶皱比较发育,为北东向开阔型褶皱,断裂构造以北东向断层为主,次为北西向断裂。区内含矿岩系为震旦系陡山沱阶底部(Z1bd),为包括容矿微晶白云岩、隔矿层炭质板岩和无矿结晶白云岩的一套含黄铁矿、铅锌矿的岩性自然组合。矿床成因严格受层位控制,具海相沉积特征;陡山沱组底部Pb、Zn丰度高,断裂构造为矿床后期的改造富集提供了必要的导热、导液通道。控矿因素主要受岩相古地理、褶皱构造、矿化层及围岩、岩石化学特征、地下卤水等控制。找矿标志:震旦系陡山沱阶(Z_1bd)为该区的找矿层位、潮下—泻湖白云岩相的背斜、地表金属氧化物、物化探异常等。  相似文献   
2.
2021—2022年,湖南锡矿山锑矿区北矿的接续资源勘查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次在北矿的老矿山矿床和童家院矿床发现了Ⅳ号锑矿体,均为层间破碎带中的锑矿体。经分析,在老矿山矿床实施的钻孔ZK3001见2层Ⅳ号锑矿体,第1层平均品位4.23%,真厚度3.30 m;第2层平均品位1.30%,真厚度2.00 m。在童家院矿床实施的钻孔KZK01401见1层Ⅳ号锑矿体,品位3.96%,真厚度1.03 m。研究表明,Ⅳ号锑矿体受断裂构造和地层联合控制,矿体产于NE向F72和F3断裂下盘的棋梓桥组硅化灰岩和层间破碎带中,单个矿体以透镜状、侧羽状、扁豆状产出,具有尖灭再现的特征。断裂下盘矿体走向NE-SW,倾向NW,倾角60°左右;层间破碎带中的矿体走向NE-SW,倾向SE,倾角20°左右。龙口冲砂、页岩段及棋梓桥组中的薄层页岩是Ⅳ号矿体富集的有利屏障,具有“断裂构造+有利岩性+屏蔽层”的控矿特征。在锡矿山北矿首次发现的Ⅳ号锑矿体能够直接开发利用,既能延长矿山的服务年限,又对研究锡矿山深部构造与矿体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将棋梓桥组划为锡矿山的第二成矿空间,为该区下一步接续资源勘查找矿明确了方向,有望扩大锡矿山北矿(锑矿)矿产资源的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