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应激性心肌病(SC)是一种受强烈情绪刺激或各种应激因素影响,以短暂性左心室心肌变薄、收缩功能障碍及收缩时左心室球形改变为特征的急性可逆性心肌病。“心主神明”即心主宰情志活动。中医学认为SC的基本病机为情志异常、心神不明、神不驭气、气机紊乱,并提出调养心神以治本、调气畅血以治标的治疗法则。而随着“脑主神明”的提出,“孰主神明”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自“双心医学”理论提出后,越来越多的现代研究证实了心主神明的科学性。SC作为既是“血脉之疾”又属于“神明之病”的疾病,因其情绪失常导致心脏功能障碍并出现形态学改变的特点,形象地诠释了心神不明对形体心脏的影响,进一步论证了心主神明理论的科学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9-2018年桂林大气成分站的大气气溶胶质量浓度观测资料,分析了PM_(10)、PM_(2.5)、PM_1统计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2009-2018年桂林ρ(PM_(10))、ρ(PM_(2.5))、ρ(PM_1)年平均值变化趋势基本相同,2012-2014年,年平均值相对较高,自2015年后有下降的趋势。一年中月变化基本呈冬高夏低的正V字型分布,月平均峰值出现在1月,谷值出现在7月。质量浓度小时平均值从数值上呈现出冬春秋夏的趋势,并呈现明显的双峰分布特征。ρ(PM_(2.5))/ρ(PM_(10))、ρ(PM_1)/ρ(PM_(10))、ρ(PM_1)/ρ(PM10_(2.5))介于60%-93%之间,说明全年可吸入颗粒物中细粒子占大多数。桂林大气气溶胶质量浓度月平均分布规律可能与天气气候特点有密切关系,日变化主要受到气象条件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2)桂林ρ(PM_(10))、ρ(PM_(2.5))和ρ(PM_1)与日均气温、日均湿度、日降水量、日均风速显著负相关,与日均气压显著正相关。中雨及大雨、暴雨可明显稀释污染物的浓度,细颗粒物易被雨水冲刷清除。2级以上的风力对于污染物有一定的驱散作用,尤其粗颗粒物下降的程度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坡面汇流是研究坡面上水体运动的规律,亦即坡面水深、流速、调蓄的过程。这是小流域雨洪计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曾引起很多研究者的重视,并都用过理论推导,即大家所熟知的连续方程或水量平衡方程与动力方程,结合资料来求解坡面水深过程和坡面流速的问题。这次,我们通过沈寿长同志主持设计组装的“自动调节人工降雨概化汇流试验模型”试验资料分析,初步得出坡面的蓄积和出流过程。由于我们只有250‰和50‰两种坡度的试验资料,山坡末端的任一时刻的流速未曾测试,山坡水深的测量精度也不高。因此,本文仅检验目前几种“坡面汇流计算方法”的差异和精度。关于坡面汇流水深计算以及如何确定  相似文献   
4.
俸月星 《矿产与地质》1995,9(5):379-383
应用铅同位素方法,对水洞岭和桑树坪区段的铅同位素特征与桐柏大河铜锌矿床进行对比,认为水洞岭地段寻找优地槽块状硫化物层控型矿床有利,深部找铜矿有一定希望。  相似文献   
5.
独山锑矿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氧、硫、氢、碳、铅等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包裹体地球化学的研究;指出独山锑矿成矿温度低(1OO~200℃).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层;成矿作用以构造裂隙充填型为主;系大气降水低温热液型矿床.该类矿化是地洼区构造活化成矿的一种典型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6.
浙江临安板桥奥陶系胡乐组笔石新材料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在浙江临安板桥奥陶系剖面的胡乐组中发现的较丰富的笔石动物群,包括Pterograptus elegans,Expansograptus sp.1,Tylograptus sp.,Cryptograptus?sp.,Archicli macograptus angulatus,A.caelatus,Procli-macograptus angustatus等主要属种,应属达瑞威尔阶Pterograptus elegans笔石带。这一发现表明,临安板桥一带的胡乐组时代跨度非常局限,底界比浙赣交界"三山地区"的胡乐组之底高2个笔石带,顶界对比则低2个笔石带。其下伏牯牛潭组的顶界与宜昌三峡地区相比,也低了2个笔石带,具明显的穿时现象。  相似文献   
7.
由于神经网络具有较好的自组织和自适应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坑变形预测领域.但神经网络中节点的权值最优化难以处理.为进一步提高BP神经网络性能,实现准确、快速预测基坑变形的目的,可将蚁群算法作为BP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建立一种新的蚁群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实例表明,基于蚁群—BP神经网络的基坑变形预测方法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相比,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新疆巴楚中—晚奥陶世牙形刺生物地层和沉积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的中—上奥陶统灰岩相地层露头分布在巴楚良里塔格地区的一间房—唐王城。以牙形刺动物群为依据厘定3个组的时代,从下至上为一间房组(Periodus flabellum层、Pygodus serra层,属达瑞威尔阶)、吐木休克组(Pygodus anserinus层、Baltoniodus alobatus带,属桑比阶)和良里塔格组(含B.confluens动物群层,属凯迪阶下部)。一间房组的开始标志了新一期的海进,此组下段发育1期藻丘,中段发育1期藻丘、1期瓶筐石礁丘和3—4期瓶筐石—棘屑滩,上段代表了海水加深至浪基面之下的过程;吐木休克组沉积过程中达到了海进最大值,为凝缩沉积;良里塔格组代表了逐渐海退的过程,由浅滩和3期藻丘建造组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奥陶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中国奥陶纪年代地层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从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地质年龄、化学地层和磁性地层等学科的角度,详细阐述和讨论了国际和中国奥陶系划分方案、各条界线的定义标准、识别特征和存在问题,初步建立了多学科的地层对比关系.目前,国际奥陶系采用"三统七阶"的标准划分方案,即自下而上:下奥陶统(特马豆克阶、弗洛阶)、中奥陶统(大坪阶、达瑞威尔阶)和上奥陶统(桑比阶、凯迪阶、赫南特阶).这7个阶的底界金钉子已于1997~2007年全部确立,其中有三个阶的"金钉子"确立在中国.中国的年代地层方案与国际标准方案基本一致(惟部分阶名有别),包括下奥陶统(新厂阶、益阳阶)、中奥陶统(大坪阶、达瑞威尔阶)、上奥陶统(艾家山阶、钱塘江阶、赫南特阶).在多数情况下中国可以直接采用国际标准划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结合使用中国地区性的上奥陶统艾家山阶和钱塘江阶.在详细总结中国各个块体奥陶系发育特征及其差异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华南、华北(含塔里木、柴达木)和西藏-滇西等主要块体之间的最新奥陶系对比格架,提出特马豆克阶、大坪阶和凯迪阶底界存在的定义、识别和跨相区对比问题,认为特马豆克阶底界主要是牙形刺的分类学问题,而大坪阶和凯迪阶的底界则主要是跨相区对比问题.中国奥陶纪化学地层学研究显示,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和上奥陶统凯迪阶的无机碳同位素曲线与国际综合曲线存在较明显的不一致现象,值得高度重视.中国奥陶系的同位素年龄值匮乏,且仅有的3个可靠锆石年龄均集中在晚奥陶世凯迪晚期-赫南特期,华南上奥陶统含有丰富斑脱岩层,亟待开展同位素测年进一步研究.中国奥陶纪磁性地层研究非常薄弱,迄今为止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华北下奥陶统,结果可与国外其他地区进行对比.对奥陶系内"阶"的悬殊的时限差异进行了分析,建议对长时限的特马豆克阶、达瑞威尔阶和凯迪阶分别进一步细分为二个亚阶.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受限于训练样本的个数,难以取得较好分类结果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核的半监督支持向量机(S3VM)模型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该算法在半监督支持向量机的体系上加入未标记样本来辅助构建核矩阵,从而获得更优异的分类器,在小样本的基础上提高分类精度。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分类精度好于传统方法,并且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