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3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地方独立坐标系的性质与区域性椭球面的确定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结合实际应用从理论上分析地方独立坐标系的性质,并澄清某些似是而非的认识,以便于工程应用。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方法,以进一步减少区域性椭球面与投影面之间的偏离。  相似文献   
2.
区域性椭球元素的最佳确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施一民  张文卿 《测绘工程》2000,9(3):27-29,40
提出了一种确定区域性椭球元素的新方法,与现有的确定方法相比,它不再是仅在单点上使区域性椭球面与城市平均高程面相交,而是充分利用多个点上的已知高程使两个面充分地接近,从而减少GPS网与原有地面网因边长归算基准面不一致而产生的尺度差异。  相似文献   
3.
4.
宁晋泊地区全新世温暖期以来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宁晋泊沉积物的环境指标高分辨率分析,揭示了作新世温暖期以来气候变化规律和湖泊演化过程。全新世温暖期早期,气候温暖,降水丰沛,环境稳定,湖泊水草茂美;其中在5500-6000aBP有一个短暂的降温过程;温暖期晚期,气候波动明显。全新世晚期,气候呈规律性波动,与华北地区文史资料一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用定向定位调整法确定区域性椭球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使GPS网严格地归算到地方独立坐标系,提出了一种使区域性椭球面更密切地吻合于既定投影面的新方法;先改动已知椭球的长半径和偏心经,使椭球面与投影面在位置基准点处相交,再对椭球的定向进行调整,以消除椭球面相对于投影面的倾斜。为此,推导出作为旋转角的垂线偏差分量与大地高变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及由于重新定向而引起的椭球中心的平移公式。尔后利用宁波市GPS控制网实测资料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MIS 3阶段以来河北黄骅北部地区海侵与气候期对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渤海湾顶南侧、河北省黄骅北部地区4个钻孔岩芯样品微体古生物学、孢粉地层学研究以及沉积构造与地球化学背景分析,讨论了该地区MIS3阶段以来海侵期与气候期对比、海侵层中潮坪与浅海沉积单元的判别、沉积作用对孢粉和海侵记录的影响。依据海相世系微体生物出现确定的海侵层,可分为滨岸浅海~河口湾、潮坪、泻湖、分支河道、边滩、滨海低地、河间地~洪泛盆地等不同环境;含有孔虫或广盐海相介形类的地层,除了局部河流进积~退积作用,尚不能排除风、水、鸟的搬运,包括风暴潮的影响,并非是与海水体积变化有关的海平面变化;海侵层中的潮坪~浅海沉积单元才与海水深度有关,其他海水之上形成的地层所见海相微体生物,是地壳沉降背景下风暴潮和其他动力搬运的埋葬群,与海面变化无关,甚至仅是在东部沿海大平原构造沉降背景下河口位置向陆地移动的结果;海侵的发生与海域的扩大以及夏季风强度增大,物源区植被状况好转,造成海侵层出现乔木花粉,但是为异地埋藏。一般说来,还原背景下的沉积地层孢粉记录丰富;弱氧化~弱还原背景下的沉积地层孢粉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出现孢粉丰富的特例,氧化背景下沉积地层孢粉更稀少,全新世大暖期结束于约5kaB.P.。沉积学研究,包括对同期异相和突发事件沉积作用的理解,对晚第四纪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和土壤环境中雌激素运移和归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已成为引起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地下水和包气带土壤中雌激素的富集、运移和归宿关系到人类和生态健康。本文通过对环境雌激素的性质、分类、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揭示其对生物体乃至环境的多种危害和风险,针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特征分析其迁移转化过程、理解其控制和治理技术方法,进而为降低雌激素的生态和环境风险提供指导。通过论述研究环境雌激素的重要意义,提出对雌激素对地下水系统污染防控可能研究领域进行系统展望。  相似文献   
8.
三峡井水湾旧石器遗址的自然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井水湾旧石器遗址埋藏于三峡地区长江右岸第2级基座阶地内。遗址出土丰富的石制品并伴生动物化石,石器工业是以砾石和大石片加工的大型砍砸器和刮削器为特征的我国南方砾石工业。光释光年代测定显示古人类生活在约77~80kaBP前,属旧石器时代中期。孢粉分析显示该遗址使用者生活在温暖湿润的针叶、阔叶混交林一草原植被条件下,背山面河的地理环境和沿长江两岸的水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为古人类提供了制作工具、生产和生活的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这一研究对进一步探讨古人类于晚更新世早期在三峡地区的适应生存方式以及恢复长江河谷地貌的演化和地层划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