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25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祁连山南部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特征的研究,建立了盆地形成过程中沉积充填与区域构造演化的关联。依据沉积充填特征、构造接触关系及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祁连山南部地区三叠纪盆地具有弧后前陆盆地的构造属性;综合分析年代学、沉积物性和盆地内部填充单元的差异划分出与柴达木岛弧带和祁连山南部弧后前陆盆地相关的区域大地构造单元。认为早三叠世-中三叠世中期,南部遭受俯冲作用持续向北挤压推覆导致盆地挠曲沉降;中三叠世中期-晚三叠世中期发生弧(东昆仑-柴北缘)-陆(巴颜喀拉地块)碰撞,祁连山南部盆地挠曲沉降增大,其间形成区域性断裂和不整合等盆地记录的地质事件;晚三叠世晚期祁连山南部盆地发生过补偿陆相填充,弧后前陆盆地消亡。  相似文献   
2.
凤县二里河铅锌矿床后续地质找矿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八方山一二里河铅锌矿床的成矿规律研究和对二里河铅锌矿的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在二里河背斜北翼深部存在着盲矿体;在背斜向东侧伏部位仍存在着向东侧伏延伸的铅锌矿体;在主背斜南侧存在着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矿致TEM物探异常。在对背斜北翼的坑探找矿工作中,发现了盲矿体,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并获得了宝贵的找矿经验。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青海省新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高精度基准服务平台.该平台具备用户管理、数据处理、空间环境监控、高精度定位等功能,可以满足系统管理员、行政领导、单位用户和实时动态(RTK)测量用户在内的各种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并且遵循了管理标准化、可扩展性强、现势性好、实用性好、安全性强、具有前瞻性等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海南岛南部三亚湾海岸海洋和东部铜鼓岭海岸海洋环境的调查和研究,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海岸海洋环境的深刻影响.结果表明,海南岛三亚湾岸段处于中等开发状态,存在生活污水排放和城市建筑违规等环境问题;东部铜鼓岭岸段处于初级开发状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养殖排污.人类活动对海岸海洋环境带来负面效应的同时,也在充分利用海岸海洋资源.因此,根据海岸海洋环境特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对海岸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扩大人类活动对海岸海洋环境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5.
维护海洋权益.应选择适当的手段、方略,文中提出5种手段,即:宣示手段:政府与民间相结合;法律手段:国际法与国内法相结合;力量手段:防卫力量与管理力量相结合;开发手段:争议海域与国际海域相结合:合作手段:共同权益与专有权益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乐清湾近期海岸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清湾是一个与东海相通的半封闭型强潮海湾。通过对1934,1968和1992年的海图对比研究表明:近期乐清湾各等深线所围水域面积持续减小。后一阶段,围垦使岸线推进速度加快,滩涂面积由前一阶段的不断增加转变为不断减小。1934到1968年,西南部最大潮滩华岐潮滩岸线和零米线平均外推速率分别为4.88m/a和13.24m/a;1968到1992年平均淤进速率分别为6.17m/a和8.08m/a。实地采样分析表明:表层水样平均悬沙浓度为0.1043kg/m3,从湾顶向湾口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悬沙浓度虽较低,但湾内处于低能动力沉积环境,有利于细颗粒沉积物落淤,这是湾内地貌演变的要因。长江入海南移和陆架区再悬浮的细颗粒物质是乐清湾主要的泥沙来源。泥沙自然淤积和人类活动影响是近期乐清湾大部分岸线处于淤进状态的原因。漩门二期工程前后乐清湾的纳潮量减小了5.73%,落潮流相对携沙能力降低为工程前的79%。而根据实测落潮平均流速计算得围垦后落潮流的相对携沙能力减弱为原来的54%。而从1934年到漩门二期围垦工程后,纳潮量减小了22.57%。开辟盐田和围垦造陆工程等人类活动,对海岸演变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基于栅格叠合的沉积物底质图生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康  张永战 《第四纪研究》2007,27(5):889-895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空间插值和栅格图叠合技术,分析生成沉积物底质图的方法,并以曹妃甸海区为例,以170个海底表层沉积物样的粒度分析结果为依据,应用本文设计的方法生成这一海区的底质分布图,并用预留的20个采样点进行了精度分析和检验,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的空间插值方法对生成的底质图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出这一方法成图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但也存在对原始数据精度要求高、插值方法带来误差等问题.在借鉴传统底质图生成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三维TIN模型对成图结果进行改进,最终形成一种结合地貌要素的栅格叠合的沉积物底质图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8.
阿尔金造山带中、新生代的演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塔里木盆地东缘的阿尔金造山带中、新生代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大地构造演化历程:中生代早期(T)为隆升夷平,中生代中后期(J-K)为裂陷沉积阶段;自古新世一中新世因塔里木盆地向东挤压使得阿尔金造山带东南缘出现了右行走滑仰冲,柴达木壳体向阿尔金造山带之下俯冲,阿尔金造山带隆起。塔里木盆地相对柴达木盆地向北移动,最大距离可达400~500km,使得原来统一的塔里木-敦煌-柴达木联合盆地裂解。由于逆冲走滑使阿尔金造山带内部发育了一系列小型的走滑盆地,形成了复杂的盆地沉积建造,并伴有动力变质及火山作用;中新世末,东西向挤  相似文献   
9.
张永爱  王爱玲 《地下水》1995,17(4):147-148
本文从热力学能量转化原理入手,结合实际,对西窑矿泉水硅的形成方式进行了探索分析,提出了用热力学分析方法进行地下水物质组份成因推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钻孔抽水试验,是水文地质勘探的重要工作之一,借抽水试验以测定岩层(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影响半径、单位湧水量及流量与水位下降的关系,这些都是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中最重要的必须获得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计算矿山开采时矿坑的湧水量,并确定其湧水状态。在生产矿山进行水文地质勘探时,如生产坑道在地下水水位以下,则坑道中建有为集水或为降低地下水位而设的水仓,可以利用水仓进行抽水试验,利用水仓抽水、完全可以取得和钻孔同样正确的资料,完全可以代替专门水文地质钻孔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