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6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岩同志: 編輯部轉来你的一封信,要我回答一下你的信中提出的为什么在地质生产中必須重视“地质方法”的問題。这个問題是比較复杂的,这里只能作扼要的說明,供你参考。  相似文献   
2.
怎样才能使地质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成果?这是每个地质队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要搞好一个队的生产和工作,最基本的是依靠全队成员的自觉的活动,同时要在全队统一的生产指挥系统中,实行分工负责,建立起健全的岗位责任制,使广大职工的自觉活动同严格的责任制密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紫色土不同土体的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紫色土未培肥和培肥的不同土体,在小麦生育期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动态测定结果表明:未培肥土体的全氮、有效磷、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有明显变化。尤其是砂土在改变为不同质地的土体后,上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都有所提高。培肥土体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钾明显增加,土壤酶活性增强。砂土培肥的效果最显著。所以改变土体质地,并加以培肥,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防治紫色土退化。  相似文献   
4.
采用专家系统建立了土壤肥力综合评判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不同土体的肥力进行了综合评判。评判结果表明,不同质地层次的土体均为可级,不同培肥土体均为优级。以综合评价总分,比较了不同土体肥力的优劣。简要分析了不同土体肥力差异的原因。由此为紫色土改良、防治其退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紫色土为材料,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土体的土壤温度日变化,小麦生育期变化动态和土壤水分动态,并探讨了不同土体的水热特性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试验的结果表明,上砂下壤土体和全砂土体的水热动态和小麦生理代谢较为协调,上壤下砂土体和全壤土体的土壤含水量较高,但土壤日温差较小、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较低,不利于小麦生长。  相似文献   
6.
地質工作是社会主义經济建設事业的組成部分,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設事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地貿工作又是工农业生产建設的一个先行步驟,做好地質工作可以反过来促进工农业生产建設事业的迅速发展。因此地質工作做得好坏,是关系着国家社会主义經济建設能否順利进行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山区人地系统是地理学在山地区域的研究内核,科学认知山区人地系统对解决山区生态安全、灾害防治、经济贫困、人地矛盾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山地研究进程,借助CiteSpace软件和文献精读,论述了山区人地系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归纳总结了山区人地系统的研究重点和常用方法。研究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研究的学科综合趋势明显,人文地理学研究内核不断凸显,尽管研究领域广泛、成果丰富,但理论基础和系统性仍有待加强;研究重点包括山区承载力、山区要素空间分异、山区人地系统演化规律、山区人地系统作用机制等方面,研究方法从传统的史志挖掘、系统评价、动态模拟转向多维图谱、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手段,未来应进一步突出研究的综合属性、空间属性、应用属性,强化数理模型基础上的人地关系机理研究、环境变化下的人类活动响应研究和研究方法的深化创新。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广东新会市崖西镇渔业管理区两位渔民在崖门海面作业时,捕获到一条体长1.8米、重65公斤的巨型黄花鱼,卖给台山市一位水产商人后得款13.8万元,这在广东实属罕见,因而引起人们对黄花鱼的关注和兴趣。 黄花鱼是南海沿岸及港澳地区的俗称,其学名叫大黄鱼,为石首鱼科、黄鱼属,通常生活在浅海区域的中下水层,有结群洄游习性。在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均有分布。产于南海区域的黄花鱼,在一年中约有春秋两季生殖,在  相似文献   
9.
据悉,受到国际水产养殖界高度重视的欧洲著名海水养殖优质良种——多宝鱼,近年来在我国北方沿海引进养殖和繁殖成功后,现正陆续推广养殖,但由于产量极少,故目前在南方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及香港等城市和其他地方市场经常难觅踪影,有时从东北大连来少量货源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现场、快速分析海水中有机碳特性的方法。对臭氧与海水中有机碳发生氧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原理试验样机获取了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根据动力学曲线分析了海水中对应的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组成特征,例如难氧化有机物所占比例、中等稳定有机物所占比例、易氧化有机物所占比例等性质。通过与现有检测方法相比较,验证了使用臭氧氧化发光分析方法分析海水有机碳含量以及组成特征的有效性。根据实验中得到的不同区域海水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特征有很大特异性的现象,提出了建立海水中有机碳特征编码"有机碳指纹"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