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乐 《核地知与行》2009,(2):10-10,40
本刊讯(通讯员 文乐)按照国土资源部统一部署和省国土资源厅大讨论活动的具体要求,我局从4月底起,用5个月左右的时间,按“准备动员、学习讨论、解决问题和总结完善”四个阶段,在全局广泛深入开展多层面、多领域的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组织和扎实工作,顺利完成了前第一、第二阶段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2.
第三次国土调查是进入新时代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18年底,长沙市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全面铺开,旨在摸清自然资源的基础家底,掌握详实准确的国土利用现状和国土资源变化情况。基于此,本文着重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葛孟琰  马瑞  孙自永  龙翔  邢文乐  王烁  尹茂生 《地球科学》2018,43(11):4246-4255
高寒山区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定量研究对水资源的评价及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在高寒山区开展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定量研究相对较少.以黑河上游葫芦沟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温度示踪方法对高寒山区河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对温度示踪方法在高寒山区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监测了研究区两个时段的地温、河水水位、地下水水位以及河床沉积物底部不同深度处的温度,并对温度系列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计算了不同位置处河水入渗流速.结果表明:研究区河水水位普遍高于地下水水位;河床底部温度在9月份整体低于7月;流速计算结果表明监测时段内主要为河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入渗速率整体介于2×10-6~5×10-5 m/s.温度示踪法在高寒山区的适用性分析表明:在地下水受多途径补给时,温度示踪法仅指示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而其他水源对地下水的补给还要通过同位素方法和数值模拟等其他手段进行计算.影响高寒山区河水对地下水补给的因素主要有:河水与地下水水位、河床沉积物的水力传导系数与热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