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赣南卫片的构造解释,结合岩浆岩分布图,认为本区钨矿成矿密切的燕山早期岩浆活动是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的。因此。按北东向构造划分了成矿带。结合钨矿分布图,发现钨矿分布与环状构造密切,在环状构造线上,钨矿点尤为集中。据此,圈定了矿田。将本区钨矿床在卫片上定位,并进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矿床都位于高级别的北东向断裂及与其伴生的北西向断裂的复合处。且都与环状构造有关。 文章最后讨论了钨矿成矿过程,提出了赣南钨矿构造模式图。强调了北东向硅铝层断裂的导岩导矿作用,北西向张裂的储岩控矿作用,并用模式进行了隐伏矿的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运用卫星像片研究中国大地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起东 《矿产与地质》2002,16(3):136-141
运用中国的卫星像片 ,发现中国大陆存在一个纵贯全国的“×”型剪切断裂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国的断块划分及大地构造分区 ,并对中国大地构造结构上的特征和空间及时间上表现出的地壳波状运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浙北湖州地区土墩墓分布广,数量多.建立符合浙北实际的土墩墓影像解译标志是全面调查、发现和研究土墩墓的技术关键.土墩墓的类型有多种,总结了这些土墩墓的主要影像特征.山脊上的土墩墓呈串珠状分布,分布于山谷的土墩墓比较零散,平面呈方形,平原岗地上的土墩墓呈散点状,比较低缓,表土剥蚀了的石室土墩墓在影像上明显有棱角,特大土墩墓不仅形体大,而且周围有排列规则的多列小土墩墓环绕,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球状风化、农田中的水迹等易与土墩墓混淆,但也有其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4.
方起东 《中国岩溶》1988,7(1):57-62
本文应用航片对江西宁都青塘向斜盆地的覆盖型岩溶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第四系覆盖区隐伏断裂的解译标志,发现了隐伏岩溶台阶及岩溶水多级排泄带,圈出了富水带及富水块段,并为地面工作所验证。说明了在覆盖型岩溶区进行航片的研究是一种可行的和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本文尚分析了该岩溶盆地及岩溶台阶的成因,指出了这是由于本区在新构造运动中受到拉张应力,产生了断块的差异升降活动所致。   相似文献   
5.
浙北湖州地区土墩墓分布广,数量多。建立符合浙北实际的土墩墓影像解译标志是调查、发现和研究土墩墓的技术关键。本文总结了多种土墩墓的分布规律和影像特征,并对易与土墩墓混淆的其他墓葬和地物的影像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土墩墓影像的成像机理作了分析和归纳,得出土墩墓影像地表特征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6.
峡谷的自然地理特征与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峡谷可以按照峡谷的自然地理特征,即峡谷所处的河段,形态,形成时的地质营力,两岸岩石性质等进行分类,峡谷有着丰富的资源,包括水力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峡谷景观具有美学特征,也具有观光和科学文化旅游价值,峡谷旅游资源在中国风景名胜区中占有重要位置,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有峡谷的景区占一半以上,峡谷旅游一直以来被人们所重视,而目前在浙江等经济比较发达区域的中低山丘陵地区峡谷旅游开发速度与规模进一步加大,峡谷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强调规划先行,并注意峡谷群开发及分区开发和峡谷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