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山词中主要存在着伤感与虚幻两种情感心态。这两种情态,在内涵方面表现为怀才不遇、蹉跎沦落或苦恋离情、风流云散的伤感;以及“欲而不得”或“得而复失”的虚幻。而这种虚幻,主要是通过“梦幻”、“醉酒”两种方式和“空”等字面加以表达,跟佛禅在精神体验方面又有某种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2.
审美意象是作家精神的符号和标志。屈原与柳宗元"骚怨"意象的主要差异,一是意象选择从神奇瑰丽转向世俗怪异,二是意象表达由连类比兴变为整体象征和寓言,三是意象关系由主客融合转向部分反常乖离。造成这种差异的客体原因主要是时代、环境和风俗的变化以及历史审美风尚的变迁;而主体原因则主要是屈、柳神秘思维与理性思维的不同建构。透过两者的差异及其成因,可以更好地把握屈、柳"骚怨"精神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3.
《人间词》所表现出来的执着精神既坚定又充满迷惘苦痛,是一种知其虚无而为之悲剧性精神,它体现了王国维对理想事业的高远追求和对人间世态的悲悯情怀。这种执着精神的艺术表现,既体现在作者对崇高和生气盎然意象的整体象征创构上,也体现在作者对局部事物的深细写实描写中。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贬谪永州的作品共360多篇,而写到愚溪、渔翁的就有20多篇,可见愚溪、渔翁两种意象是作者谪永期间的精心创构。愚溪的怨愤执着,渔翁的孤高超脱,反映了柳宗元在精神郁结与舒散之间的巨大心理张力,展示了作者在抑郁孤愤中努力寻求解脱的心路历程。愚溪与渔翁两类意象,是一种"异构同质"的关系,共同体现着柳宗元孤愤超拔的精神风貌,无论对柳宗元的审美人格或骚怨精神建构,都具有核心和标志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