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本文以山东省东南部的临沭县北部农用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分布特征,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研究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结果表明:8种重金属中除Pb元素略高于临沂市表层土壤背景值外其余7种元素都低于背景值,研究区表层土壤中金属累积程度整体上相对较轻,土壤中重金属地积累程度由强到弱顺序为Hg>As>Zn>Cd>Cu>Ni>Cr>Pb, Hg元素有0.30%的样品属于中度累积以上级别,是累积程度最严重的元素,在局部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严重污染状况。Cr、Cu、Ni、Pb、Zn这5种元素的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较小,Hg和Cd为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评价重危害程度最严重的2种元素,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有72件样品达到了中度风险等级以上,这种现象主要受Hg和Cd这2种元素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植被生长峰值不仅是典型的物候节点,也是植被最大生长能力的重要指示参数。本文以中国东北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长时序遥感NDVI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探索植被生长峰值的变化趋势,利用Hurst指数对植被生长峰值进行可持续性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东北地区植被生长峰值时间点(POP)和最大生长幅度(PEAK)整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植被峰值时间点在东部以及北部阔叶林和草原区域表现为延迟趋势;植被最大生长幅度在中部、北部以及西南部表现为增强趋势,在森林区峰值时间点表现为延迟趋势,生长峰值表现为增强趋势;2)东北地区整体上植被返青开始期(SOS)和生长峰值时间主要以延迟为主,峰值幅度有所升高;3)Hurst指数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植被PEAK呈持续增强趋势,仅6.38%的区域与过去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植被增强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东北地区植被生长峰值变化可持续性研究,可以为评价东北地区植被固碳能力和生态系统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山东省临沭县北部农耕区进行耕层土壤样品采集,并测定土壤pH、有机质、全量及速效氮磷钾等养分指标来表征土壤肥力,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计算出所有样本土壤养分综合评价值并进行等级划分来评价土壤肥力。结果表明临沭县北部土壤酸化严重,有机质和全氮、速效钾含量较低,全钾、全磷、碱解氮、速效磷比较丰富。因子分析显示TN、OM、AK、AP、TP、pH是影响临沭县北部土壤养分综合状况的主要因素。临沭县北部土壤肥力水平偏低;土壤养分综合评价值(IFI)具体表现为:郑山街道>青云镇>玉山镇>临沭街道>蛟龙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