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苏北地区大地电磁勘探环境特点进行了电极距长度、磁场位置和采集时长的试验工作,确定了大地电磁测深勘探技术参数设置下限,电极距长度不能小于50m,采集时间要大于8h,磁距应控制在2km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传统三分量感应测井仪功放电路功率耗散较大,效率低,难以适应地下高温、高压及工作空间狭小的问题,利用D类功率放大器工作于开关状态,实际功耗小,效率高的特点,改进并设计一种低功耗的三分量感应测井仪发射电路.该电路采用改进的D类功率放大器对发射信号实现高效率的放大,由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发射频率的选择并输出...  相似文献   
3.
大地电磁测深曲线畸变的校正是大地电磁勘探中的重要问题。通过在D盆地的电阻率测井曲线与大地电磁测深平移方式校正前后的反演测深曲线相比较,构造变换函数,实现了测井曲线对大地电磁测深曲线的标定。经过该技术改进的大地电磁反演结果与验证钻孔极为吻合,结合钻井、地震、重力、磁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有效地揭示了D盆地的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4.
用矢量有限元法模拟和分析了电各向异性倾斜沉积岩层的随钻测井电磁响应,为很好地模拟钻铤、井眼和激励线圈等,采用了基于圆柱坐标下的六面体剖分;同时采用了高阶叠层矢量基函数来描述每个剖分单元内的场,有利于减少剖分单元数和未知量.三维有限元程序采用数值模式匹配(当处于简单地层时)以及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验证,显示吻合非常好.最后仿真了不同各向异性系数和不同倾角的各向异性地层的随钻电阻率测井响应,有助于对各向异性及地层倾角的校正,以及对储层作出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立体阴影图像处理方法。对柴达木盆地重力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阴影图像处理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全息电磁法在大杨树盆地火山岩覆盖区开展了方法试验,试验区区域地质构造复杂,火山岩较为发育,勘探工作程度较高,4口钻井为验证方法有效性提供了便利条件。三维反演成果与钻井揭露基本一致,反演电阻率异常形态与分布反应了火山岩特征,区分了目标层九峰山组火山岩与沉积岩,解决了大杨树盆地“三明治”地质结构,说明在大杨树盆地勘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有效视电阻率与大地电磁响应阻抗张量矩阵的模相对应,是坐标旋转不变量,在一维条件时有效视电阻率等于常规视电阻率ρα,在二维条件时等于ρTE和ρTM的几何平均,具有降维特征。因静态效应不影响有效视电阻率的曲线形态,所以可用平移法进行静校正,由于与旋转轴无关,对有效视电阻率进行二维反演可避免因极化模式判别不准确而带禾的反演结果偏差。经系统的讨论,认为在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处理解释中,可充分利用有效视电阻率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印尼某铁矿区为例,说明AMT法寻找隐伏铁矿的有效性。配合磁法,利用AMT法的低阻体圈定隐伏磁铁矿,为钻孔设计及矿山开发提供了物探依据,在国际化的商业勘查中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玛曲-北川MT勘探大剖面,揭示了沿线上地壳、下地壳、上地幔的空间展布与构造特征。认为上地壳盖层与基底之间存在一个自华北地块向龙门山方向的巨型推覆构造;上地壳,尤其是结晶基底的厚度制约了地块的稳定性;壳内低阻层起伏、莫霍面的隆坳与地块的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TEM中心回线法瞬变磁场求取和全区视电阻率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TEM法中心回线装置瞬变电磁场的衰减规律,给出了由实测的dB/dt求取瞬变磁场B的简单方法.详细推导了发射电流为斜阶跃波条件下由B迭代反演全区视电阻率的方法.为提高计算精度和速度,对计算过程中的积分、求导推导了解析表达式和采用标准数据库的方法计算含有概率积分的函数.对实测资料进行了计算,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