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低频电磁探测信号能量的计算及其地质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动式超低频电磁探测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探测地下地质体和资源的手段,但采用现有的处理方法得到的探测曲线较容易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影响了对所获得的探测曲线的解释。笔者将信号能量引入到超低频电磁探测信号的处理中。首先根据信号能量计算原理,计算不同深度的超低频探测信号的能量值.获取能量曲线。同时,根据具体应用目的,分析其曲线特征,并将信号能量曲线与现有的信号曲线,如最大值曲线、最小值曲线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笔者所提出的信号能量曲线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地下岩层特征,有利于曲线的地质解译。  相似文献   
2.
线性影纹信息是遥感图像中的一类重要信息,线性影纹信息自动提取是遥感图像智能解译的重要研究领域。笔者采用基于特征对象的专家系统技术来完成线性影纹信息的简单类别提取,设计并实现了线性影纹理解专家系统;阐明了系统结构,解译规则获取、表达,基于消息的不确定性推理机及解释机的设计;最后利用系统做了线性影纹类别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特征对象的专家系统用于线性影纹类别自动提取是切实可行的,并具有较高的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树结构的数字遥感图像存储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遥感图像一般是采用栅格结构来存储。图像中地物的结构特征是隐含其中的。该文从图像识别角度,重点研究了基于树结构的数字遥感图像存储方法。这种方法与遥感中常用的四又树等存储方法不同,它注重图像中地物本身的结构特征。通过树结构使像元按地物目标形成一个个的组合体。该文以机场跑道识别为例,介绍了基于树结构的数字遥感图像存储方法的应用以及将图像变为树的算法。  相似文献   
4.
水稻低温冷害遥感监测技术与方法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连喜  秦其明  张晓煜 《气象》2003,29(10):3-7
根据国内外水稻低温冷害遥感监测和遥感灾损评估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水稻低温冷害遥感监测的可行性和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低温冷害遥感监测方面需要开展的相关研究领域和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卫星图像中不同水体类型识别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特性的图像上,城市中大型建筑物、道路、河流、湖泊和其他人工地物形状特征和纹理特征清晰可辨。针对高分辨率卫星图像的特点,文章以水体类型识别为例,从卫星数字图像目标地物波谱特征抽取入手,通过图像分类,将水体从背景中分离并予以识别,同时实现像素重组。在区域分割与边界跟踪基础上,对卫星图像进行水体形状特征的抽取与描述,实现不同水体类型的识别。  相似文献   
6.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可是,地球不应该变成现在这样!  相似文献   
7.
针对洪水灾害分析在速度、准确性和及时性等方面的需求,该文在研究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自相关统计的洪水灾害影像分析方法。首先,对影像进行掩膜处理,去除云层干扰;其次,采用局部空间统计的方法对影像进行统计分析;然后,通过密度分割的方法提取水体,将影像分为水体和陆地两类;最后,将3幅影像分类的结果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分析洪水灾害影响情况。以2013年嫩江流域3个时期的影像为实验数据,设计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对大面积洪水影响区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校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4,自引:6,他引:38  
1997年教育部对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修订,在地理学科下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文针对中国高等学校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从GIS专业课程体系及其分类入手,讨论了GIS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核心课程设置的初步方案,并提出核心课程建设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秦其明 《地理研究》1989,8(3):51-52
林超先生是我国当代地理学家。1909年4月13日生于广东省揭阳县,1926年入岭南大学文科,次年转入中山大学哲学系,1929年又转入地理系,1930年毕业留校任教。1934年入英国利物浦大学作研究生,1938年夏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西南联合大学、金陵女子大学教授和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1940年转入中国地理研究所工作,1947年任该所所长。  相似文献   
10.
林超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1909年4月13日生于广东省揭阳县一个识知分子家庭。在屿石中学毕业后,1926年入岭南大学文科学习,次年转入中山大学哲学系。1929年,因选修的人类学和民族学课程内容多涉及人类与环境关系,逐萌发对地理学的兴趣,步入了地理学研究的生涯。他博览群书,兴趣广泛,成绩斐然。1930年留校任地理系助教。1934至1938年,留学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获博士学位,归国任中山大学教授和地理系主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